Plant Physiology:揭示柑橘干旱逆境应答新机制
报道了柑橘资源通过ABF4-ABR1转录调控模块促进干旱环境下β-淀粉酶(BMA3)介导的淀粉降解、提高可溶性糖含量增强抗旱性的分子调控新通路。
Molecular Plant:浙江大学农学院宋士勇课题组揭示水稻干旱应答的新机制
在人口压力和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以及淡水资源匮乏的今天,加强作物对干旱等胁迫应答机制的研究,挖掘水稻关键逆境应答因子并解析其作用机制,对改良作物耐逆性品质和培育抗逆品种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Science Advances:揭示干旱对植物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的影响
在全球范围内,生态系统功能受到反复干旱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的威胁,但对多样性-生产力关系的干旱依赖性仍知之甚少。
Genomics:揭示植物干旱逆境适应的分子机制
近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所在国际主流期刊Genomics(IF=5.736)上发表题为“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MAPK cascade genes in sorghum (Sorghum bicolor L.) reveals SbMPK14 as a potential target for drou
Plant Cell:发现番茄干旱胁迫开花的潜在分子机理
开花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性状,对番茄果实产量有很大影响。尽管干旱胁迫会影响开花时间,但番茄干旱调控开花的分子机制仍然难以捉摸。河南大学祝英方及原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朱健康等多团队合作在Plant Cell 在线发表题为“The tomato OST1-VOZ1 module regulates drought-mediat
Nature Plants:阐明干旱信号调控碳转运和根系生长的分子机制
干旱造成作物生产的损失,危害粮食安全。植物因其固着生长的特性而难以躲避所受到的胁迫,被迫进化出适应逆境的机制。植物通过关闭气孔、减缓生长、衰老和休眠等“节流策略”,减少干旱下水分和养分的消耗;植物还利用强大的根系、向水性以及C4和CAM光合途径等“开源策略”,从土壤中获取水分和养分,维持干旱下的生长。解析开源策略调控机制,是作物抗逆节
研究人员揭示木薯干旱逆境适应的分子机制上取得新进展
中国热科院在木薯干旱逆境适应的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揭示了木薯SPL9转录因子负向调控耐干旱的机理,并利用该基因创制耐旱木薯种质,为作物耐干旱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干旱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非生物逆境之一,因其危及到粮食安全而受到高度重视并取得了重要进展。木薯作为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和能源作物,其产量与品质严
青海省菊芋响应干旱胁迫的生理及分子调控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青海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承担的“菊芋响应干旱胁迫的生理及分子调控机制”项目进行了成果评价。项目通过对青芋2号菊芋进行干旱胁迫,测定了胁迫后菊芋的农艺形态、光合作用、细胞结构、生理生化指标和差异代谢,鉴定了236种参与次生代谢物和氨基酸生物合成的差异代谢物;分析总结出干旱胁迫下菊芋叶片的代谢网络,筛选出了17612个差
蛋白S-硫巯基化修饰和磷酸化修饰互作调控植物干旱耐受性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积胜副教授课题组在Molecular Plant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Persulfidation-induced Structural Change of SnRK2.6 Establishes Intramolecular Interaction between Phosphory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