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nds in Immunology:MS4A家族在体内平衡、免疫和疾病中的作用
跨膜4A (MS4A) 家族包括18个在人类中具有四跨结构的成员,它们在免疫活性细胞,如B细胞(CD20/MS4A1)和巨噬细胞(MS4A4A)中是有差异化和选择性表达,能与不同类别的免疫受体相关联并调节其信号活动,包括模式识别受体(PRR)和Ig受体。本文回顾了当前对MS4A蛋白的理解,并强调了将生物学功能归因于某些处于健康和病理状态的MS4A家族成员的新
树鼩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陈策实课题组题为Characterization of tree shrew telomeres and telomerase的研究论文,首次报道了树鼩的端粒长度、端粒酶活性及其进化特征。树鼩(Tupaia belangeri
全球首个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PFIC)药物!欧盟批准强效回肠胆汁酸转运体抑制剂Bylvay(odevixibat)
Bylvay(odevixibat)是全球第一个治疗PFIC的药物,代表着PFIC治疗方式的彻底改变。
Journal of Virology:研究发现树鼩细胞支持HIV-1复制但不能自然感染的分子机制
功能性受体及宿主限制因子是限制病毒跨种传播和能否构建HIV-1感染动物模型的关键因素,建立HIV-1感染动物模型是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目前,学界基本上利用SIV和SHIV感染灵长类动物模型开展艾滋病发病机制、药物和疫苗研究。但SIV与HIV-1的基因组只有40%左右的同源性,不能完全模拟HIV-1感染人免疫反应过程。非人灵长类动物
长庚大学:博莱替尼通过抑制Src家族激酶磷酸化和活性减轻中性粒细胞炎症和肺损伤
中性粒细胞过度激活在急性肺损伤(ALI)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博莱替尼(Bletinib(3,3’-dihydroxy-2’,6’-bis(p-hydroxybenzyl)-5-methoxybibenzyl),)是1983年首次从白头翁中提取的一种天然联苄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和抗有丝分裂活性。在本研究中,作者评价了博莱替尼对人中性粒细胞炎症和脂多糖(
研究揭示α-syn家族性遗传突变导致帕金森病的机理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与化学交叉中心刘聪课题组与何凯雯课题组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Wild-type α-synuclein inherits the structure and exacerbated neuropathology of E46K mutant fibril strain by cross-seeding,在线发表在PNA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一文解读TRIM家族在癌症中的功能,机制和临床应用
2021年5月11日讯/生物谷BIOON/---河南大学基础医学院河南省肿瘤分子医学工程中心生物医学信息学研究所研究团队在Pharmacology& Therapeutic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Thetranslational values of TRIM family in pan-cancers: from functions and mechan
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oFH)新药!赛诺菲/再生元PCSK9抑制剂Praluent获美国FDA批准!
Praluent是一款PCSK9抑制剂,该类药物被誉为他汀类之后降脂领域的最大进步。
Science:新方法构建细胞谱系树,重现人细胞发育的最早阶段
2021年3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人类生物学的一大奥秘是,单个细胞如何能产生普通人体所包含的37万亿个细胞,而且每个细胞都有自己的专门作用。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耶鲁大学和梅奥诊所的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方法来重现细胞发育的最早阶段,从而产生如此惊人的细胞类型多样性。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Early devel
Cell Rep: 新冠病毒家族ORF6蛋白抑制抗病毒干扰素信号活性
ORF6基因是sarbecoviruses病毒家族(例如SARS-CoV和SARS-CoV-2)与其他beta属冠状病毒最重要的区别。根据最近发表在《Cell Report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来自日本东京大学的Kei Sato教授及其同事揭示了ORF6编码蛋白抑制先天免疫信号的活性,例如能够抑制病毒感染后I型与 III型IFN信号的上调。此外,研究发现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