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机械驱动的 YAP 核定位可以通过间充质干细胞中的 N-钙粘蛋白连接逆转

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途径是基于机械感应的累积效应。从细胞被其他细胞包围的早期开始,一直到细胞被细胞外基质包围的后期,细胞的机械微环境在发育过程中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2021-11-09

研究人员利用金属纳米粒子研发定位成像药物载体

  据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消息,该学校生命化学工学院研究团队利用重金属和蛋白质相互作用成功研发金属纳米粒子的合成技术,同时利用该技术研制出定位成像的药物搭载体。现有的物理化学方法合成金属纳米粒子难以在生物体内使用。普遍研究方向是通过生物技术将还原力强的蛋白质对金属纳米粒子进行生物合成。但进行生物合成的微生物对金属种类和浓度限制较多

2021-10-27

茄子植株刺性状的遗传和QTL定位方面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蔬菜研究所在国际植物学期刊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IF=5.75)上发表了题为“Identification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Controlling the Development of Prickles in Eggplant forbid Genome Re

2021-09-14

eLife:研究发现定位于突触小泡的新型转运体

  在神经系统中,化学突触传递依赖于突触小泡中储存的特定神经递质及其在神经细胞活动时的释放。突触小泡定位的神经递质转运体介导了小分子神经递质在突触小泡上的摄取和富集[1],进而决定了神经元输出的信号类型:如兴奋性的谷氨酸能信号、抑制性的GABA能信号等。因此,了解这类转运体对理解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发生都具有重要意义。多年以来只有少数

2021-08-06

Nat Commun:高清晰度离子束成像的生物分子亚细胞定位和药物分布

分子实体的相互作用能够驱动其在生物系统的功能。当目前对细胞功能的理解缺乏临床应用时,就需要能够在更自然的环境中更精确地分析细胞内的细胞生物分子成分的技术。

2021-08-06

亚洲芒苞草属和非洲黑炭木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比较与系统定位研究取得进展

  翡若翠科(Velloziaceae)由5属约250个物种组成的单子叶植物科,在非洲、马达加斯加、阿拉伯半岛、中国和南美洲间断分布。该科植物多为耐旱的复苏植物,花的特征较为相似,而叶形、植株大小和生活型等形态特征又具变异,因而该科植物的分类比较困难,成员之间的亲缘关系尚不清楚。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东非植物区系与分类学科组对采自我国横断山

2021-06-24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大豆突变体基因定位测序方法改良研究获进展

随着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全基因组测序(Whole Genome Sequencing, WGS)成本的不断下降,基于WGS的分离群体分组分析(Bulk Segregation Analysis,BSA)已成为快速定位候选基因的常规工具,但已报道的方法仍有待完善。例如,依赖于自交系杂交的QTL-seq策略需要后期耗费大量精力进行精细定位;而基于突变体的Mut

2021-06-07

首次揭示糖基化的RNA无处不在,而且它们定位于细胞表面上

2021年5月20日讯/生物谷BIOON/---核酸的出现和蛋白的出现有时被称为第一次和第二次进化革命,因为它们使我们所知道的生命成为可能。一些专家认为,糖基化---将聚糖(glycan)添加到其他生物聚合物上---应被视为第三次进化革命,因为它使细胞能够从相同的DNA蓝图中构建无数的分子形式。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只有蛋白和脂质才会接受这些碳水化合物的修饰。然

2021-05-20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新型干涉定位显微镜ROSE-Z

  单分子定位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利用特殊荧光分子的光开关特性,突破衍射极限,将荧光显微镜的分辨率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可以揭示纳米尺度下的亚细胞结构。因受定位原理的限制,该技术轴向分辨率比侧向分辨率低2-3倍(一般为50nm左右),影响了其三维解析能力和应用。在“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重点专项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员通过

2021-04-26

中国科学家开发出水稻基因的“定位导航系统”

   上海师范大学黄学辉团队在Nature Genetics发表了题为“A quantitative genomics map of rice provides genetic insights and guides breeding”的封面文章。该研究构建了迄今为止最完善的水稻数量性状基因关键变异(causative vari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