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单分子技术解析促凋亡蛋白tBid引发膜通透的动力学过程
10月9日,国际学术期刊Nano Letters 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卫涛涛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李明课题组题为Detection of tBid Oligomerization and Membrane Permeabilization by Graphene-Based Single-Molecule Surface-Induced Fluorescence Att
顺铂神经毒性机制解密——由RIP3介导的坏死性凋亡所致
癌症在全球的发病率日益升高,化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不可或缺,顺铂又名顺氯氨铂,为目前常用的金属铂络合物,抗癌谱广,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卵巢癌、睾丸癌及膀胱、食管、肺等部位的上皮细胞癌,是当前相当有效的化疗药物之一,对肿瘤的放疗亦有增敏作用。然而,在使用顺铂治疗的同时,也不可忽视顺铂具有一些副作用,如恶性呕吐,肾毒性、神经毒性和耳毒性。顺铂可以导致听力问题,例如顺铂在儿童高危
Science子刊: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介导肌成纤维细胞失活,促进心脏重塑
2019年9月14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安舒茨医学分校和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研究人员联手开发出基于生物材料的心脏组织“模拟物”来测量患者对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反应,从而为了解心脏组织在手术后进行自我重塑的方式提供了新的见解。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9年9月11日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Trans
科学家成功利用细菌归巢特性将干细胞引导到心脏组织中治疗心脏病!
2019年7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hemical Scienc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布里斯托大学通过研究在世界上首次开发出了一种新方法,将干细胞直接引导到心脏组织中,这或许有望从根本上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手段。图片来源:University of Bristol在英国心血管疾病会引发超过四分之一的人群死亡;截至目前为止,利用干细胞进行的临床试验往往会产
解读近期细胞凋亡研究领域重磅级成果!
细胞凋亡(apoptosis)指细胞为了维持其内部环境的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有序的死亡过程,近年来,科学家们在细胞凋亡研究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中,小编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1】Cancer Res:凋亡和坏死细胞借助胞葬作用促进肿瘤进展doi:10.1158/0008-5472.CAN-18-1106体内每天都有数十亿的细胞因正常损耗、组织更新以及炎症反应而死亡,机体会
靶向坏死性凋亡可诱导免疫系统杀死肿瘤
2019年6月22日讯/生物谷BIOON/---每天,人体内数十亿个细胞通过激活一种称为细胞凋亡(apoptosis)的细胞自杀程序,以一种有序的方式默默死亡。但是,其他的细胞,通常在它们遭受病毒感染时,会选择更混乱、更暴力的形式:坏死性凋亡(necroptosis),即利用免疫系统攻击并杀死身体自身的细胞。近年来,生物学家已开始研究在癌细胞中激活坏死性凋亡是否会同样地诱导免疫系统攻击肿瘤。如今,
亚盛医药公布细胞凋亡系列临床产品APG-115、APG-1387临床数据
亚盛医药宣布,公司已在第55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公布了两个在研细胞凋亡产品APG-115(MDM2-P53抑制剂)和APG-1387(IAP抑制剂)的3项临床试验的最新数据。亚盛医药此次公布的其中两项数据是关于MDM2-P53抑制剂APG-115分别在中国、美国的临床进展,另外一项研究是关于新靶点IAP抑制剂APG-1387作为单药治疗、联合单抗药物治疗晚期实体肿瘤的I
研究揭示哺乳动物温度感知元件TRPV1的热失活分子机制
TRPV1是哺乳动物重要的温度感知元件,可以被4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激活。然而TRPV1高温激活后会迅速发生高温介导的失活。由于TRPV1热失活和热激活两个变构过程紧密偶联,难以有效对TRPV1热失活的分子机制进行研究,进而无从得知其在哺乳动物生命活动中的功能。为揭示哺乳动物TRPV1热失活的分子机制及生物学意义,需要获得一种仅发生热激活而不发生热失活的TRPV1,并以此作为模板开展分子水平和动物水
Science:揭示肿瘤抑制基因BAP1失活为何仅促进肿瘤在特定组织中形成
2019年4月21日讯/生物谷BIOON/---众所周知,肿瘤抑制基因的丧失导致一小部分癌症出现在特定组织中。但是为什么仅是那些组织?由肿瘤抑制基因发生突变引起的恶性肿瘤具有不明原因的组织倾向性。比如,一种称为BAP1的肿瘤抑制基因编码组蛋白H2A的去泛素化酶,但是生殖细胞中的BAP1突变主要与葡萄膜黑色素瘤和间皮瘤存在关联。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基因泰克公司的研究人员在一种BAP1诱导性癌症
Nature Microbiology:揭示绿脓杆菌群集感应分子诱导宿主免疫细胞凋亡新机制
绿脓杆菌(Pes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类临床中常见的条件性致病菌,主要引发烧伤病人伤口处以及肺纤维化病人肺脏组织的感染。随着抗生素耐受性的增强,近年来绿脓杆菌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致病率与致死率出现了不断上升的趋势。“群集感应”指的是细菌中特有的,因受到个体数量影响而“开启”或“关闭”的转录调控机制。在绿脓杆菌中,存在一类叫做“N-oxo-dodecanoyl-L-Homose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