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循环肿瘤细胞的生物学及临床意义

循环肿瘤细胞(CTCs)是从原发肿瘤脱落并渗入血液并在血液中循环的肿瘤细胞。了解CTC的转移级联对于识别抗肿瘤转移的靶点具有巨大的潜力。

2021-12-16

J Proteo:科学家有望利用当前的方法来揭示化学物质的不良生物学效应!

来自瑞典林雪平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利用一种新方法识别出了机体中会被化学物质所影响的蛋白质,这种方法或能被用来发现在早期阶段发现是否一种物质会在有机体中产生一定的生物学效应。

2021-11-29

骨肉瘤力学生物学和治疗靶点

骨肉瘤是最常见的骨原发肿瘤之一,转移后5年生存率低于20%。骨肉瘤高度易感于骨Paget病(PD),两者由于快速骨重建而具有共同的骨骼特征。

2021-11-05

“人工淀粉”火爆全网 合成生物学开启 “造物”时代

近期,“人工淀粉”的新闻火爆全网。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经过6年技术攻关,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设计人工生物系统固定二氧化碳,合成淀粉,“喝西北风”从一句笑谈变成了现实,这一成果被国际学术界认为将是影响世界的重大颠覆性技术。人工合成淀粉火爆全网的背后是合成生物技术的强力支持,可以称得上是合成生物学巨大的进步,也

2021-10-02

mRNA 5-甲基胞嘧啶修饰的研究进展:检测、效应、生物学功能和临床意义

5-甲基胞嘧啶(m5C)转录后修饰影响mRNA分子的成熟、稳定性和翻译。这些修饰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应激反应、肿瘤发生、肿瘤细胞迁移、胚胎发生和病毒复制。

2021-11-08

新研究揭示titin突变导致扩张型心肌病的生物学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了解DCM的生物学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年11月3日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

2021-11-06

再生生物学多组数据库发布

   随着细胞重编程、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高通量测序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再生生物学进入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时期,助力解决组织替代、功能修复、衰老干预、疾病治疗等一系列生命医学领域的重要科学难题。面对科学数据的爆炸式增长,亟需建立以再生生物学为核心的开放数据库,以存储世界范围内的组学研究数据为基础,推动再生相关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应

2021-10-11

DNA纳米材料的生物学应用:目前的挑战和未来的方向

在DNA纳米技术的推动下,DNA作为一种遗传材料,已被应用于组织再生、疾病预防、炎症抑制、生物成像、生物传感、诊断、抗肿瘤药物传递和治疗等不同科学领域。

2021-10-22

Molecular Therapy Nucleic Acids: 长期培养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和RNA谱的影响

在间充质干细胞(MSC)应用之前体外扩增是必要的过程。功能和基因组稳定性在基于干细胞的疗法中起关键作用。然而,在体外老化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中,编码RNA和非编码RNA的确切表达和共表达谱尚不清楚。

2021-10-28

多氯代甾体天然产物合成研究中获进展

 含氯天然产物因其独特的生物活性受到有机合成化学家的关注,同时含氯甾体药物作为一类重要的合成甾体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因此发展高效的合成策略实现含氯甾体分子的简洁、精准合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Clionastatins A和B是意大利科学家Fattorusso等于2004年在海洋穴居海绵Cliona nigricans中分离出的一类多氯代甾体天然产物,

2021-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