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病毒粒子揭示SARS-CoV-2刺突糖蛋白的自适应性偶联机制
SARS-CoV-2感染是目前主要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了解。SARS-CoV-2 spike (S)糖蛋白由一个高度保守的游离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组成,其功能和进化选择优势仍然未知。此外,由于活病毒异质性和大分子变异,揭示FABP对COVID-19调控机制较为困难。在本研究中,为了阐明FABP的功能及其对COV
Science:揭示SARS-CoV-2奥密克戎突变毒株刺突蛋白发生变化的细节
2022年1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令人关注的SARS-CoV-2奥密克戎突变毒株由于积累了大量的刺突突变,从而就能躲避来自疫苗接种或感染了早期突变体的抗体所介导的免疫力,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题为“Structural basis of SARS-CoV-2 Omicron immune evasion and recep
Nature Communications:发现糖尿病新靶点CREB/CRTC2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抑制剂先导化合物
目前,传统糖尿病药物对于空腹血糖降低效果不佳。肝糖异生作用的异常活跃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持续较高的原因之一,更是患者出现空腹高血糖的主要元凶。肝脏中关键的CREB/CRTC2转录复合物介导的肝糖异生作用是机体血糖升高的途径之一。CREB/CRTC2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抑制剂可调控下游糖异生相关基因的表达,通过抑制糖异生降低空腹血糖。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Cell子刊:嚼嚼含有ACE2蛋白的口香糖有望减少SARS-CoV-2传播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威斯达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掺有植物产生的蛋白的口香糖可以用来捕获SARS-CoV-2病毒的诱饵,减少唾液中的病毒载量,并有可能抑制传播。这一发现可能会在对抗COVID-19大流行病的武器库中产生一种低成本的工具。
多项临床前研究表明刺突蛋白-铁蛋白纳米颗粒疫苗有望抵抗包括SARS-CoV-2在内的一系列冠状病毒
最近发表的一系列临床前研究表明美国沃尔特-里德陆军研究所(WRAIR)的研究人员开发的刺突蛋白-铁蛋白纳米颗粒(Spike Ferritin Nanoparticle, SpFN)COVID-19疫苗不仅能引起有效的免疫反应,而且还可能对令人担忧的SARS-CoV-2变体以及其他冠状病毒提供广泛的保护。
科学家首次发现,细胞外囊泡的年龄相关变化会导致衰老干细胞中长寿蛋白
犹记得几年前,“换血逆转衰老”的新闻着实大火了一阵,甚至还开展了输血抗衰老的临床试验。不过在一些科学家看来,事情大概没这么简单,换血可能是“麻烦又难以奏效”的逆转衰老的方法。搞清楚现象背后的机制,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在最近的《自然·衰老》杂志上,匹兹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他们的最新发现,研究结果显示,在肌肉衰老方面,输注年轻血液带来的
J Extracell Vesicles: 缺氧时促血管生成细胞外囊泡的分泌依赖于自噬相关蛋白Gabarapl
肿瘤缺氧是实体肿瘤的一个标志,与肿瘤进展、转移发展和治疗抵抗有关。作为对缺氧的反应,肿瘤细胞分泌促血管生成因子,诱导血管形成,恢复缺氧区域的氧气供应。细胞外小泡(EVS)是肿瘤微环境中细胞间通讯的媒介
Science:首次遇到的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影响对SARS-CoV-2变体的免疫反应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和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人体通过疫苗接种或感染遇到的首个SARS-CoV-2刺突蛋白会影响他们随后对当前和未来的SARS-CoV-2变体的免疫反应。也就是说,它赋予的不同特性对保护免疫系统免受SARS-CoV-2变体感染的能力产生了影响,并且还影响了这种保护的衰减速度。
肿瘤来源的miR-378a-3p胞外囊泡通过激活Dyrk1a/NFATC1/Angptl2轴促进骨转移而促进骨溶解
大多数前列腺癌(PCA)相关死亡是由进展到骨转移引起的。最近,细胞外小泡(EVS)在肿瘤转移前生态位形成中的重要性已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