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AMA子刊:56万人大数据显示,这个年龄段的人更需警惕癌症早发!

癌症,一直以来被视为困扰5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的疾病。然而,近年来的数据揭示出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癌症在50岁以下的年轻患者中发病率急剧上升,也被称为早发型癌症。早发型癌症带来了严重的死亡率和患病率,这

2023-08-25

Nature子刊:最新研究揭示强迫症的神经化学基础

这项研究结果表明,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传递的潜在失衡或导致了强迫行为的产生。在所有受试者中发现的共同关联表明,强迫性是一种与额叶脑区相关的普遍现象。研究结果或为新的强迫症神经调节疗法奠定了基础,这类疗法

2023-07-04

Science:新研究发现了使类人猿从以指关节为基础的跳跃转变为人类直立行走的基因变化

灵长类动物进化史上最深刻的进步或许发生在大约 600 万年前,那时我们的祖先开始用两条腿走路。人们认为,向两足行走的逐渐转变使灵长类动物更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并解放了它们的双手,使它们能够使用工具,这反

2023-07-27

Science:张安琪开发微型超柔性神经探针,无需开颅即可研究活体大脑,为下一代脑机接口奠定基础

脑血管的范围从大的皮层浅表血管到皮层内的微血管和毛细血管床。在大鼠大脑中,约5%的血管直径大于100μm,这是该研究开发的微血管内探针可以靶向的。此外,还可以通过进一步减少探针的弯曲刚度实现对直径更小

2023-07-27

科研人员揭示印缅区植物类的东-西遗传分化格局

印缅区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热点地区之一,复杂的地质气候历史,以及多样的地形地貌,可能是该地区形成生物多样性和高特有性的重要原因,并影响着生物类群的地理分布格局。然而,目前对印缅区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2023-07-04

《细胞》子刊:发现降解尿酸的肠!科学家发现肠可以通过调节血液尿酸水平影响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鉴定出关键微生物和编码基因

这项研究发现了一个此前未被重视的影响尿酸循环水平的因素——肠道微生物,及相应的关键基因。未来,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解答有氧和厌氧嘌呤消耗途径对嘌呤和肠道微生态,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健康状况的影响。

2023-07-05

PNAS:中科院陈春英课题组揭示肠道能够将外源性碳纳米材料发酵成短链脂肪酸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陈春英(Chen Chunying)教授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发现肠道菌群能够将外源性碳纳米材料(carbon nanomaterial)作为碳源发酵成短链脂肪

2023-05-25

PNAS:陈春英团队发现肠道新功能,可将工程无机碳纳米材料发酵成内源有机代谢物

该研究基于建立的创新分析方法,首次明确了碳纳米材料从源端-中端-终端的代谢全流程,突破传统微生物只能利用碳水化合物合成有机丁酸分子的认知,证实了肠道微生物能够利用人工合成碳纳米材料作为碳源生成内源有机

2023-05-16

Nature:靶向PD-L2–RGMb有望增强克服肠道相关的免疫治疗抵抗力,增强癌症免疫疗法的疗效

癌症免疫疗法已经改变了许多类型癌症的治疗。然而,由于仍然不甚明了的原因,并非所有患者都能从这些强大的疗法中获得同样的益处。

2023-05-16

Nat Microbiol:发现嗜黏蛋白阿克曼可调节肠道中的胆固醇生物合成

这表明使用粘蛋白作为首选的营养来源是取决于条件的,是在竞争性的微生物群环境中时使用的策略,而且嗜黏蛋白阿克曼菌可以有多种生存策略。

2023-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