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Commun:揭示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T细胞衰竭,有望改善CAR-T细胞疗法

在免疫系统抗击癌症和感染的过程中,经常会导出现 T 细胞衰竭现象:在这一过程中,T 细胞会逐渐丧失功能,从而破坏它们对癌症和感染的反应。控制这种功能丧失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解开。

2023-11-22

继首次猪器官人体移植后,纽约大学完成世界首例全眼移植手术

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表示,手术团队还使用了骨髓来源的成体干细胞来促进视神经再生和修复。

2023-11-15

Nature子刊:使用光遗传学,调控类器官中的基因表达

源于干细胞的类器官已成为研究人类发育和疾病建模的越来越重要的工具。但一直缺少来控制和研究类器官中基因表达的时空模式的方法。

2023-11-06

院士坐镇,顶级学者云集,MPS 2023暨第六届类器官器官芯片学术会议与产业投资论坛11月11日盛大开幕

院士坐镇,顶级学者云集,MPS 2023暨第六届类器官与器官芯片学术会议与产业投资论坛11月11日盛大开幕!

2023-11-07

Science:首次破解控制哺乳动物器官的性别特异性发育的基因表达程序

哺乳动物经常会出现性别特异性特征。这些特征源于相应遗传程序的激活,而迄今为止,科学界对这些程序的描述基本上是空白。

2023-11-07

JCI:识别出诱发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背后的分子罪魁祸首

来自芝加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机体免疫系统调节小鼠机体器官排斥背后的分子机制,这一研究发现或有助于改善人类器官移植的耐受性。

2023-10-27

于颖彦教授担任WHO的BCNet类器官工作组组长

日前,受国际胃癌协会欧洲分会(EGCC)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症研究机构(IARC)邀请,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组织生物样本库分会类器官工作组组长于颖彦教授出席了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欧洲胃癌大会,报

2023-10-23

中山大学许丽霞/于君/李晓星团队构建胆道癌患者来源的类器官,并进行药物筛选和临床应用

该研究成功建立了一个胆道癌患者来源的类器官(BTC PDO)文库,并证实了其可作为个性化化疗药物筛选的有效工具。该研究还鉴定了不同化疗药物反应的BTC PDO的基因表达特征

2023-11-13

《自然》:异种器官移植最新重大进展!迄今跨物种移植器官存活最久案例诞生,基因编辑猪肾移植猴存活超两年

另一方面,由于排斥机制的差异,目前临床常用的免疫抑制方案也需要优化。研究者提出,靶向CD40-CD40L途径的药物已经成为异种移植研究的标准治疗方案,但是这些药物还未能获得FDA批准。

2023-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