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fe:斑马鱼全脑转录图谱揭示神经元表型分子调控规则
eLife在线发表题为The landscape of regulatory genes in brain-wide neuronal phenotypes of a vertebrate brai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研究员何杰
人脑中间神经元多样性的发育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晓群研究员与北京师范大学吴倩教授联合伦敦国王学院Oscar Marin教授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Mouse and human share conserved transcriptional programs for interneuron development”的研究论文,系统深入地解析了
Science:研究解析人脑中间神经元多样性的发育机制
中间神经元是大脑皮层中除兴奋性神经元之外的另一类重要的神经元,通过释放GABA调节兴奋性神经元的活动。中间神经元异常会打破神经网络中的兴奋-抑制平衡,导致癫痫、自闭症、精神分裂等神经精神疾病。大脑中的中间神经元在形态、基因表达、环路连接以及神经电生理活动模式等方面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而中间神经元的多样性是大脑能够实现复杂而精细功能的基础。当前,关
突破性发现:NeuroD1不能介导小胶质细胞-神经元重编程
中枢神经系统(CNS)主要由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组成。神经元执行神经信号的传递和整合功能,而胶质细胞起重要的支撑和营养作用。
Cell:增强大脑中Fezf2神经元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使小鼠工作得更快或更卖力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冷泉港实验室(CSHL)的Bo Li教授与CSHL兼职教授Z. Josh Huang合作,发现了小鼠大脑中的一组神经元,它们影响着小鼠执行任务以获得奖励的动机。增强这些神经元的活动会使小鼠在一定程度上工作得更快或更卖力。这些神经元有一种可以防止小鼠对奖励成瘾的特点。
ciRS-7是肾细胞癌的预后生物标志物和潜在的基因治疗靶点
环状rna是一类新的非编码rna,在肾细胞癌(RC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ciRS-7在RCC中的作用机制及治疗作用尚不清楚。
Brain:科学家揭示运动神经元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
来自都柏林圣三一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深入揭示了运动神经元疾病(MND,motor neuron disease)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者发现,MND存在4种不同的电信号变化模式,其能利用脑电图(EEG)来进行识别。
STK3通过激活Ras-MAPK介导的细胞周期进程促进胃癌的发生,是一种独立的预后生物标志物
胃癌(GC)长期以来一直是癌症的主要负担。2020年,它造成全球1089,103例新病例和768,793例死亡,东亚地区新增病例超过656,349例,死亡435,211人。值得注意的是,河马途径显示了关键的肿瘤抑制功能,并且经常在GC中调节失调。
Cell Rep:新型lncRNAs或能作为癌症患者的新型预后生物标志物和驱动癌症发生的关键基因
2021年11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如今越来越被认为是癌症的功能单元以及强大的生物标志物,然而大多数的lncRNAs仍然并未被描述过;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题为“Pan-cancer analysis of non-coding transcripts reveals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