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上海交大邓子新团队受邀撰写NPR封面文章——迭代式Ⅰ型聚酮合的结构

尽管在近20年里,人们对于type I iPKSs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其复杂多变的编程式催化现象依然难以预测。然而,基于人工智能的Alphafold2

2023-10-03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组织蛋白L在肺气肿患者中的靶向治疗策略值得进一步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的多种疾病。肺气肿和小气道疾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特征。

2023-10-31

《Advanced Science》:可时序控制污染物检测、降解并随后自杀的智能合成细菌

作者利用模块化的理念构建了一株人工合成智能细菌,在时序控制下不依赖外源诱导剂,完成水杨酸的检测、降解和菌株自毁。

2023-09-26

Redox Biology: 人类NADPH氧化中电子转移机制所需的一个以前未被认识到的结构特征

极早发病(VEO)炎症性肠病(IBD)是儿童炎症性肠病(IBD)中发病率上升的一个亚组,受强烈的遗传影响,包括与原发免疫缺陷相关的遗传变异。

2023-10-26

Bioresource Technology:发表ribC持续进化提高黄素单核苷酸全细胞催化合成的研究成果

黄素单核苷酸(FMN)是核黄素的活性形式之一,是一些辅酶、玫瑰黄素等的生物合成前体,这些辅酶在多种关键的生理功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23-10-07

Science:揭示核糖核苷酸还原在自由基状态下的三维结构

尽管 DNA 在生物学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而且半个世纪以来对它进行了大量研究,但 DNA的构成单元(building block)是如何形成的许多方面仍不清楚。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典斯德哥尔

2023-10-16

上海交大唐鸿志团队开发人工合成智能细菌,可时序控制污染物检测、降解并随后自杀

经过模块的逐步整合及针对退化的功能进行优化后,这个整合菌株(Pfic-TAT(2)-P100-RBS35)可以在6小时内响应10–1000 μM的水杨酸;

2023-10-05

维生素B6生物合成方面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大伟带领的蛋白合成细胞工厂与微生物代谢科研团队,在微生物合成维生素B6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以大肠杆菌为底盘细胞,对维生素B6从头合成途径进行重构

2023-09-08

揭示CLN5基因编码的蛋白是BMP合,有望开发出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疗法

作为细胞内的微小区室,溶酶体是需要降解的分子的垃圾处理器,对细胞功能和人体健康至关重要;溶酶体蛋白的功能紊乱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确定编码这些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如何导致疾病,不仅能让科学家们更好地

2023-10-23

Nature:揭示CRISPR分子剪刀的起源---转座子编码的核酸利用向导RNA促进转座子自身的传播

基因组工程可能是医学的未来,但它依赖于数十亿年前在原始细菌中取得的进化进步,而原始细菌是最初的基因编辑大师。科学家们对这些古老的基因编辑系统进行改造,推动它们完成更加复杂的基因编辑任务。然而,要发现新

202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