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Mol Neurodegener:血管“信使”藏玄机,内皮糖蛋白借激活星形胶质细胞,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指新向

本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中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通过细胞外囊泡释放内皮糖蛋白,激活星形胶质细胞通路引发反应性,而抑制该蛋白可改善症状,故其是潜在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2025-07-25

细胞外检测新突破!Anal Chem:免疫磁珠结合mRNA定量技术灵敏度远超传统方法,为疾病诊断添利器

本研究发现细胞外囊泡内的信使核糖核酸可作为理想标志物,建立的免疫磁珠细胞外囊泡信使核糖核酸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富集和检测灵敏度显著高于现有方法,为相关研究和疾病诊断提供有力工具。

2025-07-22

NPJ Parkinsons Dis:鱼藤酮诱导大鼠细胞外miRNA变化,或成早期诊断关键指标

本研究发现,急性鱼藤酮处理的大鼠血清/脑脊液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中miRNA表达有差异,血清细胞外囊泡会诱导神经元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细胞死亡,提示其miRNA或可作为帕金森病早期诊断标志物。

2025-04-11

Cell Mol Biol Lett:M2巨噬细胞外携miR221-5p,为腹主动脉瘤筑起防护屏障

这项研究揭示了M2-EVs中的miR221-5p通过PARP-1/PP-1α/JNK/c-Jun信号通路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在腹主动脉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保护作用。

2025-08-18

Int J Mol Sci研究指出,血浆细胞外中的5种miRNAs或能精准“揪出”肝癌!

研究发现血浆细胞外囊泡中的miR-183-5p、miR-19a-3p、miR-148b-3p、miR-34a-5p和miR-215-5p在肝癌患者中显著上调,单个及联合检测诊断效能高,可作为肝癌诊断的

2025-04-14

MedComm:颈动脉斑块小携特定微RNA揭示动脉硬化风险,助力精准判断斑块稳定性

本研究发现颈动脉斑块来源的小细胞外囊泡可介导动脉粥样硬化并与斑块易损性相关,其携带的特定微RNA可作为诊断生物标志物,且 miR-497-5p 是关键介导因子。

2025-07-25

Adv Sci:新型生物芯片结合AI,9种蛋白助诊断准确率超90%

本研究开发的整合条形码免疫测定生物芯片与机器学习的平台,通过检测血清中小细胞外囊泡的9种蛋白质,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诊断准确率达90.8%,显著优于现有方法,为其早期诊断提供了有力工具。

2025-07-28

J Nanobiotechnology:抗癌药物递送的“超级载体”——橄榄纳米(ODNVs)

橄榄来源的纳米囊泡(ODNVs)在药物递送应用中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其合适的物理化学性质、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高稳定性和出色的药物负载能力,使其成为抗癌药物递送的理想候选者。

2024-12-04

Nat Commun:哈尔滨医科大学蔡本志等团队合作利用新生心脏组织衍生的细胞外进行心脏修复

研究发现新生小鼠心尖切除手术后的心脏组织内的血管外囊泡(AR-Neo-EVs)比新生小鼠心脏组织内的血管外囊泡(Neo-EVs)具有更强的促增殖,抗凋亡和促血管生成的活性。

2025-04-01

Stem Cell Res Ther:细胞外调节肠-肝轴治疗肝炎

这项研究提供了首个证据,证明MSC-EVs对Con A诱导的肝脏具有显著保护作用,而其功效主要依赖于机体的肠道微生物。

2025-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