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首次构建功能性人类羊膜囊体外模型,开启胚胎外发育研究新纪元
研究人员成功开发出一种全新的、基于人类干细胞的体外三维模型——原肠胚形成后类羊膜囊(Post-gastrulation Amnioids, PGAs)。
2025细胞外囊泡大会(厦门站)日程揭晓,医美大健康赛道再升级!9月26-27日,即将开幕!
重磅首发!2025细胞外囊泡大会(厦门站)日程揭晓,医美大健康赛道再升级!9月26-27日,即将开幕!
Mol Neurodegener:血管“信使”藏玄机,内皮糖蛋白借囊泡激活星形胶质细胞,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指新向
本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中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通过细胞外囊泡释放内皮糖蛋白,激活星形胶质细胞通路引发反应性,而抑制该蛋白可改善症状,故其是潜在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细胞外囊泡检测新突破!Anal Chem:免疫磁珠结合mRNA定量技术灵敏度远超传统方法,为疾病诊断添利器
本研究发现细胞外囊泡内的信使核糖核酸可作为理想标志物,建立的免疫磁珠细胞外囊泡信使核糖核酸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富集和检测灵敏度显著高于现有方法,为相关研究和疾病诊断提供有力工具。
Cell Mol Biol Lett:M2巨噬细胞外囊泡携miR221-5p,为腹主动脉瘤筑起防护屏障
这项研究揭示了M2-EVs中的miR221-5p通过PARP-1/PP-1α/JNK/c-Jun信号通路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在腹主动脉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保护作用。
Int J Nanomedicine:8种血浆小细胞外囊泡microRNA构建模型,无创精准诊断早期肺癌
本研究通过小RNA测序发现血浆小细胞外囊泡中14种差异表达微小核糖核酸,筛选8种构建肺癌诊断模型,训练集曲线下面积达0.956,验证集达0.985,证实其可作为早期肺癌无创生物标志物。
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合作Cell子刊:利用细胞外囊泡蛋白质组和脂质组,早期诊断帕金森病
这项研究结果表明,细胞外囊泡来源的分子,具有早期帕金森病检测的诊断潜力,并能提供具有治疗相关性的机制见解,为帕金森病的风险分层和疾病干预提供了一种临床适用的非侵入性策略。
Adv Sci:新型生物芯片结合AI,9种囊泡蛋白助诊断准确率超90%
本研究开发的整合条形码免疫测定生物芯片与机器学习的平台,通过检测血清中小细胞外囊泡的9种蛋白质,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诊断准确率达90.8%,显著优于现有方法,为其早期诊断提供了有力工具。
MedComm:颈动脉斑块小囊泡携特定微RNA揭示动脉硬化风险,助力精准判断斑块稳定性
本研究发现颈动脉斑块来源的小细胞外囊泡可介导动脉粥样硬化并与斑块易损性相关,其携带的特定微RNA可作为诊断生物标志物,且 miR-497-5p 是关键介导因子。
放疗后口腔鳞癌的“微小囊泡”藏抗瘤关键!Int J Radiat Biol揭示miR-198-5p/MYD88调控巨噬细胞新机制
本研究发现,辐射处理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分泌的富含微小RNA-198-5p的细胞外囊泡,可通过靶向髓样分化因子88抑制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为口腔鳞癌治疗提供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