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剑桥大学欣教授团队揭示,肿瘤内单核细胞可作为生物标志物

研究团队在论文中表示,检测TMC可通过二代测序(NGS)完成,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可与TMB同时检测,更好地预测EAC免疫治疗效果,乃至推广到更多已普遍采用免疫+化疗联合治疗模式的癌症当中。

2023-07-13

南昌大学祝新团队揭示了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抗血管生成治疗新机制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由于其不良的临床结果和未经治疗的中位总生存期(OS)短(约为7个月),构成了一个难以克服的挑战。

2023-04-27

癌症靶向治疗的圣杯:敏团队首次在人体内实现p53靶向

p53恢复剂被至少14篇不同的文献称为是癌症靶向治疗领域的圣杯。如能获得该圣杯,将在科学将上开启抑癌蛋白这一最广泛发生突变却迄今不可成药的靶点,在临床上大幅增加靶向治疗的受益人群

2023-04-12

Sci Adv:复旦大学夏姚、张凡团队合作开发自充电盐水电池用于治疗实体瘤!

来自中国复旦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有望开发出一种抵御人类癌症的新方法。文章中,研究人员报道了一种能消耗氧气的可植入自我充电的电池,其或许帮助锁定癌细胞并对其发挥杀灭作用。

2023-04-15

Science子刊:王明/兰峰团队开发出高特异性CRISPR-Cas12j工具

总之,Cas12j-8具有蛋白小、活性高、能区分单碱基突变的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23-02-17

能一劳逸解决从SARS到Omicron乃至未来变种?发现致命冠状病毒共同特征!

布里斯托大学生物化学学院的Christiane Schaffitzel教授和马克斯普朗克-布里斯托尔最小生物学中心的Imre Berger教授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在

2022-12-05

Science子刊:潘诚/金鹏/唐北沙建立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首个转基因小鼠模型

该研究通过建立NIID患者来源的hNPCs细胞模型和全身性转基因小鼠模型,发现GGC重复异常扩展的NOTCH2NLC基因编码产生多种毒性蛋白

2022-12-01

Nature子刊:东南大学吴富团队开发基于纳米的原位癌症疫苗,激活全身免疫反应

在过去的十年中,癌症免疫疗法在癌症治疗中显示出巨大的前景。各种癌症免疫疗法,例如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癌症疫苗、CAR-T疗法等,已被广泛研究并取得了理想的结果。

2022-11-21

波士顿科学即将亮相第五届进博会,共筑续发展健康未来

一年一度的进博会不仅成为波士顿科学引进创新产品的舞台,也见证了波士顿科学深化本土合作的进程。

2022-10-26

前教授:信迪利单抗获批食管鳞癌一线适应证,中国引领的国际性研究ORIENT-15带来高效新选择

2022年6月20日,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正式获批食管鳞癌一线治疗适应证,自此中国食管癌治疗将开启新局面。

2022-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