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GUT MICROBES:饮食异黄酮改变肠道微生物区系和脂多糖生物合成以减轻炎症

多发性硬化症(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全球约有280万人患病,比2013年的患病率高出30%。MS的发病机制是复杂的、多因素的,涉及遗传和环境因素。

2022-10-18

肠道微生物组研究进展(第11期)

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紊乱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如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精神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一些感染性疾病。基于此,小编针对肠道微生物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一番梳理,以飨读者。

2022-09-30

Nature子刊:田博之/林艺良/高翔等开发土壤仿生材料实现微生物功能调控

这项工作介绍了土壤仿生材料合成和表征。作者证明了其作为微生物调节的动态响应材料平台的实用性。

2022-10-26

Cancer Cell:肿瘤微生物组的相互作用或能帮助识别胰腺癌新型疗法

来自美国罗格斯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分析了胰腺肿瘤的微生物组特征,并在单细胞分辨率下识别出了特定的微生物或与机体炎症和患者生存率有关。

2022-10-19

破局菌种「芯片」困境,第九届微生物育种工程与应用评价研讨会即将落地无锡

1929 年,青霉素被发现,这是现代医学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节点。自那以后,以青霉素为代表的抗生素拯救了无数生命,而当年发现的青霉素极其少量,根本不可能支撑起巨大的需求。

2022-10-27

Nature子刊:微生物所刘宏伟/刘双江团队揭示肠道菌群保护心血管健康新机制

研究揭示了肠道微生物失调,特别是肠道支链氨基酸代谢异常在CVD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证明了靶向调控肠道菌群微生态在治疗CVD疾病中的重要潜力,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2-10-27

首次构建出首个泛癌真菌微生物组图谱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和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调查35种癌症及其相关真菌,构建出首个泛癌真菌微生物组图谱。

2022-10-09

微生物-肠道-脑轴支链氨基酸异常积聚:影响脑损伤发生和治疗的关键靶点

卒中被定义为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特征是局灶性或全局性脑功能障碍迅速发作,持续超过24小时。如今,中风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死亡原因,每年影响1500万人,大大增加了全球经济和社会负担。

2022-10-18

Nature子刊:海洋微生物氧杂蒽酮生物合成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海洋微生物代谢工程与生物合成研究团队在海洋微生物氧杂蒽酮生物合成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9月14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

2022-09-21

首个口服微生物组疗法!SER-109(高纯厚壁菌孢子)获美国FDA优先审查:预防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rCDI)!

如果获得批准,SER-109将成为第一种获得美国FDA批准的口服微生物组疗法。

2022-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