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林鑫/于颖彦/汪阳明/贺永等10位学术大咖重磅加盟!2024(第四届)类器官大会即将启航!

2024(第四届)类器官大会—类器官与新药研发暨ISoOR 2024国际类器官高峰论坛3月7-8日上海雅居乐万豪侯爵酒店

2024-01-18

科同济医学院团队发现,肠菌产生的氨竟然可以改善抑郁症状

研究发现了氨在应对慢性应激时的关键有益作用,为微生物氮代谢和宿主行为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新的方向,同时也为肠道菌群与抑郁症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新证据。

2023-11-27

大智造携手广东省公共卫生研究院,共促公共卫生领域成果转化

2023年10月24日,大智造与广东省公共卫生研究院举行了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基于大智造测序平台共建高通量测序技术多组学创新应用研究中心

2023-10-25

Nat Med | 中山大学徐瑞/王峰发现治疗不可切除化疗难治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微卫星稳定/高效错配修复结直肠癌的新策略

该研究为在MSS/pMMR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联合使用齐达胺和辛替单抗或不使用贝伐单抗提供了有希望的初步结果。

2024-03-07

Cell子刊:李明/向团队揭示CRISPR护卫RNA的全新生理功能

这一研究发现不仅从全新视角阐释了CRISPR-Cas如何协调crRNA和 Cas 蛋白的表达这一领域内基本科学问题,而且揭示了一种作用于转录水平的anti-anti-CRISPR新策略。

2023-09-04

科大朱锦涛/刘奕静团队通过调控微针内脂质体设计,提高牛皮癣治疗效果

最后,制备了包覆地塞米松的脂质体作为银屑病治疗的药物,并通过对银屑病样动物模型进行微针透皮给药治疗

2023-10-03

Nature子刊:袁逖飞/田仰团队全面分析刺激大脑治疗抑郁症的安慰剂效应

这些发现有助于系统了解安慰剂效应在TMS治疗抑郁症中的作用,为探索新型TMS抗抑郁策略、靶点的研究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在临床治疗中合理促进安慰剂效应,有助于疗效的最大化,从而更好地治疗抑郁症

2023-09-27

狙击肿瘤转移,肖海团队开发新型纳米颗粒,将光动力疗法与免疫疗法双效合一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靶向mTOR信号通路可以为抗癌药物提供一个有前景的靶点,纳米颗粒通过局部产生氧化应激和诱导免疫反应,为预防和治疗肿瘤转移和肿瘤复发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方法。

2023-09-15

参评正式启动|医榜·2023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宏图榜

榜单结果将于2023年9月22-23日在上海召开的“2023(第十四届)细胞与基因治疗国际研讨会”现场发布。

2023-08-10

神济昌:成功完成国内首例渐冻症患者AAV基因治疗及3个月随访

近期,基因治疗公司神济昌一项“评估 SNUG01 单次鞘内注射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的单臂、开放探索性临床研究”顺利启动并平行完成首例受试者同情用药(伦理获批后同情给药)后

202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