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中大科研团队在寄生虫与宿主特异性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尽管目前关于启动和调控“胞啃作用”的精确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该论文研究结果表明,巨噬细胞介导的“胞啃作用”需要补体C3和补体受体3(CR3)来实现对血吸虫的黏附作用。

2023-10-09

山大科研团队发表人工多倍体大肠杆菌创建新进展

近日,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梁泉峰/祁庆生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题为“Creating Polyploid Escherichia coli and its App

2023-10-05

南开大学科研团队发现致病细菌穿越人体血脑屏障机制

近日,南开大学王磊教授团队揭示了引起脑膜炎的三种主要细菌利用同一机制穿越血脑屏障,并详细阐述了其分子机理。细菌性脑膜炎具有高致死率和严重的后遗症,目前治疗手段缺乏。研究团队首次揭示了细菌穿越血脑屏障的

2023-10-05

科研人员揭示高温下植物种子前身胚珠命运的保护机制

植物的胚珠是种子的前身,不仅是植物进行有性生殖传播下一代的基础,也是农业生产中主要收获器官,对粮食安全至关重要。作为花中第四轮器官,胚珠的器官形成和决定机制一直是科学家感兴趣的科学问题。

2023-10-07

科研团队研发微马达振荡器,调控细胞震荡运动

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彭飞副教授团队设计合成了一种Cu@MoS2微马达振荡器,该振荡器在恒定的能量输入下显示振荡运动,并同步心肌细胞以实现协同Ca2+振荡(图1A-C)。在恒定的紫外光或可见绿光输

2023-09-25

华中地区首家干细胞库落户同济医院

近日,同济医院成为中国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协同创新平台成员单位,并获授牌华中干细胞库,填补了华中地区无干细胞库的空白。

2023-10-11

华科协和医院等在胰腺癌中发现肿瘤反应性TCR克隆型,胰腺癌个体化免疫治疗在望

研究显示,有DNA损伤修复(DDR)基因突变、基因组相对不稳定的胰腺癌样本中,存在大量肿瘤反应性的TCR克隆型,解释了此类患者对免疫治疗较好的应答;而大多数基因组稳定的胰腺癌样本中

2023-11-17

Cell Reports Medicine发表人工智能在糖尿病管理方面的长篇综述

人工智能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和血糖监测预警系统方面取得了较好的临床转化应用效果。相关成功案例表明人工智能系统可以辅助医生的工作,提供更及时、更精准的辅助决策,提升患者的健康管理水平。

2023-10-23

同济医院的研究者们揭示了程序性细胞死亡在糖尿病伤口愈合中的新作用

伤口愈合是一个动态过程,在保护人体免受各种有害外部因素的影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包括止血、炎症、增殖和重塑过程。创伤愈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受到多种生理和病理因素的干扰。

2023-10-25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研究者们揭示了骨髓免疫细胞与肥胖的关系

肥胖是一种世界性流行病,导致代谢紊乱的发病率增加,包括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高血压和各种形式的癌症。目前,肥胖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改变生活方式和药物干预以及减肥手术。

2023-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