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ASK 相关中和抗体混合阻断SARS-CoV-2 感染人肺类器官

细胞表面受体在决定病毒致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除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2),人们对SARS-CoV-2宿主受体知之甚少。

2022-02-14

“复旦肿瘤”科学家绘制出最大三阴性乳腺癌代谢图谱

三阴性乳腺癌是“粉红杀手”乳腺癌的一种亚型,约占所有乳腺癌人群的15%。因恶性程度高、复发转移风险大、缺少精准治疗靶点,三阴性乳腺癌又被称为“最凶”乳腺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邵志敏教授、江一舟教授领衔团队成功绘制出当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三阴性乳腺癌代谢物图谱,优化了既往分型标准,为三阴性乳腺癌的精准个体化治疗提供新方向;作为三阴性乳腺癌“复旦分型”研

2022-02-05

Life:科学家发现有望帮助解析人类转移性乳腺癌的新型生物标志

来自南澳大利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侵袭性乳腺癌和CXCR4-CCR7双重细胞表面蛋白复合体之间的关联,此外研究人员还揭示了这种关联的数量与疾病严重性之间或具有一定的直接关联。

2022-02-08

科学家开发出工程化的人类脊髓植入 或有望让瘫痪患者重新获得行走能力!

来自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世界上首次通过工程化的人类脊髓移植物来有望帮助治疗人类瘫痪。

2022-02-14

Advanced Science:发现代谢丙酮酸在DNA损伤应答中的新功能

近日,Advanced Scienc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巍维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研究人员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Pyruvate facilitates FACT-mediated γH2AX loading to chromatin and promotes the radiatio

2022-02-01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我国科学家发现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潜在生物标志

  侧支循环状态在大血管闭塞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的严重程度和临床结局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发帮助识别和监测侧支循环状态的生物标记物将有助于卒中的诊断和预后判断。近日,我国科学家团队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杂志发表题为“FSAP aggravated endothel

2022-02-09

JIC:新型种系生物标志特征或能帮助预测患者接受抗PD1/PDL1检查点疗法所产生的副作用

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了一种新型的种系生物标志物特征,其或能成功预测哪些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副作用,而这些副作用往往发生在高达十分之三的接受抗PD-1/PDL1疗法的患者中,这种疗法是一种治疗癌症的新型疗法。

2022-02-08

Science:构建出血液蛋白形态图谱,鉴定出有潜力预测肝脏移植排斥的生物标志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体内的蛋白家族有可能预测哪些患者有可能会排斥新移植的器官,从而帮助患者做出治疗决定。这一进展标志着对特定细胞中的蛋白进行更精确研究的新时代的开始。

2022-01-28

首个临床试验:唾液外泌体小RNA可作为食管癌检测和预后标志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食道癌是世界年新增人数第8,年死亡人数第6的恶性肿瘤。而且,食管癌在中国尤为突出,全球每年新增和死亡的食管癌,均有超过一半在中国。在我国,绝大部分食管癌患者属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而患者在诊断时往往已处于晚期,5年生存率仅为20%左右。为了提高患者的

2022-01-25

Neurology:摄入富含类黄酮类化合的食物或能明显降低帕金森疾病患者的死亡风险

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摄入更多类黄酮化合物的帕金森疾病患者要比不摄入类黄酮化合物的患者而言拥有更低的死亡风险,这些类黄酮化合物主要存在于诸如浆果、可可和红酒等色彩丰富的食物中。

202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