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沪科研团队研发出自主智能无疫苗注射机器人

  同济大学齐鹏团队应用世界领先的人体三维模型识别算法及自适应机器人技术,结合机电一体化无针注射器设计,联合多家技术企业和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共同开发了一款全自动无针头疫苗注射机器人。17日,该款全自动无针头疫苗注射机器人正式发布,这也是国内首次发布此项完整技术验证方案。该自动疫苗注射机器人可自动识别人身上指定的疫苗注射位

2022-01-19

疫苗有效性、第四、后遗症……张文宏答问新冠热点

奥密克戎蔓延,致使全球病例激增,再次引发公众对于疫苗作用的讨论。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告诉央视新闻《相对论》记者庄胜春,针对包括变异体在内的研究确凿显示,新冠疫苗在降低重症和死亡率方面效果显着,尤其第三针疫苗可以使抗体水平升高几十倍,“一旦出现本土病例,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地把病人的重症化降到我们力所能及的最低水平”。至于第

2022-01-16

奥密克戎毒性不可忽略,是否要打第四?张文宏解读

15日,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接受央视新闻《相对论》专访。他在采访中谈到中国的战疫经验时说有信心:“如果我们够快,防疫跑到病毒前面,就能赢得每一场动态清零的胜利。”张文宏表示,原则上讲,经过未来一年,无论是群体免疫水平,还是通过疫苗建立的免疫屏障,再到新冠治疗药物的上市,都意味着“这可能是最后一个‘寒冬’”。视频连线中,

2022-01-16

Nature:新冠病毒变体Omicron对大多数单克隆抗体有抗性,但新冠加强疫苗可中和这种变体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研究了Omicron变体对临床实践中用于预防高危人群患上严重疾病的单克隆抗体的敏感性,以及对以前感染过SARS-CoV-2或接种过疫苗的人血液中的抗体的敏感性。他们将Omicron变体的敏感性与Delta变体的敏感性进行了比较。他们证实Omicron变体对中和抗体的敏感性比Delta变体低得多。

2022-01-17

诺华首创小干扰核酸疗法Leqvio®获FDA批准,一年两持续有效降脂

Inclisiran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首个也是唯一一款小干扰核酸(siRNA)疗法,一年只需注射两针即可持续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

2021-12-24

美国FDA扩大辉瑞/BioNTech疫苗Comirnaty紧急使用授权(EUA):加强用于≥18岁人群!

此次扩大EUA,将允许更广泛的人群接种加强针,以针对COVID-19提供高水平的保护。

2021-11-20

美国疾控中心推荐Moderna COVID-19 Vaccine(mRNA-1273)加强:用于≥18岁人群!

Moderna COVID-19 Vaccine是一款mRNA疫苗,加强针应在完成基础免疫程序(2针免疫)后至少6个月接种。

2021-11-22

北航常凌乾团队开发具有微纳电穿孔功能的微通道微阵列,用于实体肿瘤药物高效递送

 基于全身循环的给药模式是癌症化疗最常见的方式。在临床上,化疗药物作用剂量与全身毒性之间存在矛盾关系。局部给药策略可以提高药物在靶部位的积累,但缺乏促进药物同时实现高效肿瘤内递送和细胞内转运的能力,仅依靠被动扩散的药物递送常导致肿瘤细胞内化疗药物含量低,肿瘤杀伤效果欠佳。针对这一问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凌乾等人在 Advanced Function

2021-12-18

疫苗加强怎么打?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回应来了

  近期,国内出现多点散发本土疫情,扩散风险仍在加大。新一轮疫情的处置情况如何?疫苗加强针怎么打?秋冬季疫情防控有哪些注意事项?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24日就公众关心的问题集中做出回应。本次疫情波及11省份 源头指向境外输入10月17日以来,国内出现多点散发本土疫情,呈快速发展态势,一周之内已波及11个省份。“感染者大多有跨地区旅游

2021-10-25

复旦大学张文宏团队发现第三新冠异源蛋白亚单位疫苗接种,是安全有效的

  复旦大学张文宏团队在Cell Research 在线发表题为“Recombinant protein subunit vaccine booster following two-dose inactivated vaccines dramatically enhanced anti-RBD responses and neutrali

2021-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