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ecular Cell :清华大学刘俊杰团队开发小型、高效CRISPR基因编辑工具
CRISPR-Cas系统已经被广泛开发并应用于各类细胞和组织的遗传或表观遗传编辑,相关技术亦被逐步用于农业育种、人类疾病治疗及生物能源生产等方面,是未来生物科技发展的重要领域。但经过近十年的研究,仅有Cas9和Cas12a这两类酶能被用作高效的基因编辑工具。其中,常用的SpyCas9和AsCas12a蛋白分子量大,超过1300个氨基酸
王秀杰/王昌凌/刘永进团队合作开发出新型生物3D打印体系
生物3D打印(3D Bioprinting)技术利用3D打印机将含有细胞和生物材料的生物墨水(Bioink)打印出特定的形状结构,是最有希望实现在体外制造人类器官的新兴技术之一。然而,目前的生物3D打印机技术还无法制造具有生理功能且能够长期存活的复杂器官,其主要原因是现有的生物3D打印机只能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逐层累加”地打印细胞,无法实现细胞和
Nature:细胞焦亡新发现,刘星团队揭示新型抗化脓链球菌感染免疫应答机制
A族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GAS),又称化脓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种强毒力致病菌,可通过宿主皮肤及呼吸道黏膜感染并引发多种疾病,包括猩红热、丹毒、致命坏死性筋膜炎、中毒性休克及脓毒症等。全球每年约有7亿人受其感染(50多万死于中重度感染)。GAS的皮肤定植及侵袭能力与其分泌的
《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开放》刊发北京大学刘民教授团队新冠病毒研究成果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刘民教授团队,近日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开放》发表了《全球新冠检测人群与确诊患者中无症状感染者比例:一项系统综述与荟萃分析》的论文。通过对95篇论文、涉及新冠感染者3000万人的数据分析,发现新冠感染者中的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超过40%。提示新冠防疫的艰难及出现疫情全面核酸筛查的必要性。刘民介绍,无症状感染
附属第一医院刘建波副研究员在国际知名期刊Chem发表研究成果
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刘建波副研究员以第一作者身份在Chem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Synthesis of N-trifluoromethyl amides from carboxylic acids”,首次通过传统的酰胺键形成策略实现了以羧酸为原料的氮-三氟甲基酰胺的合成,附属第一医院为第一作者单位。酰胺广泛存在于药物分子中,如抗丙肝药雷迪帕韦(Harvoni
刘小伟医生:为消化医学科研深耕不缀
“以人工智能设备作为切入点,给内镜装上了“第二大脑”,不仅是新时代下消化内镜诊疗的新需求,而且可以弥补传统消化内镜对医生经验的依赖,更能为培养内镜操作后备人才提供巨大帮助。”这是湘雅消化疾病及消化内镜学术大会上,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留美博士后,内科学教授、二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湖南省人工智能辅助消化病诊疗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地主任刘小伟教授
康乐、陈列平、刘如谦等7人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外籍院士
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公布了2021年新当选的120名院士和30名外籍院士名单,以表彰他们在原创性研究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7位入选的华人科学家中,有6位科学家来自生命科学领域。此次入选的华裔科学家包括:国际生态基因组学研究的领衔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河北大学校长康乐,当代肿瘤免疫治疗先驱、耶鲁大学免疫学家
刘民教授团队发表我国首个COVID-19聚集性疫情防控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日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刘民教授团队关于COVID-19聚集性疫情防控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论文“基于应急管理理论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防控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发表在国内权威期刊《中国全科医学》杂志上,该指标体系为我国首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防控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我国疫情防控始终面临着“外防输入”的压力。
专访KEY中国区总经理刘小波:十年奋进,重构成人用品行业
4月16日,上市药企人福医药集团代理的KEY私密健康养护系列产品再次实现产品和品牌双重升级,自2011年引进中国以来,这已经是对产品进行的第二次革命性的升级。10年奋进,作为KEY在中国市场的主要负责人刘小波见证了中国两性健康行业的一路发展,所有人都翘首期待KEY能在中国市场继续大展拳脚。
香港浸会大学张戈/吕爱平/刘进联合研究团队发现新颖的治疗骨关节炎的破骨细胞适配子-小分子偶合物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关节病,然而,目前针对 OA 尚缺乏能有效延缓疾病进展的治疗策略和治疗药物。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对 OA 的病理生理进程的认知不断深入,但是,其中的分子机制,特别是软骨下骨与关节软骨沟通的潜在分子机制,仍未被完全揭示,也并未开发出针对相应分子机制的有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