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慧研究组在骨关节炎基因治疗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骨关节炎是与机体衰老密切相关的退行性骨关节病,严重影响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对于骨关节炎患者,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间充质干细胞的衰老和耗竭被认为是骨关节炎的主要诱因之一。因此,揭示间充质干细胞衰老的分子机制将为有效干预骨关节炎提供线索和靶标。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北京大学汤富酬研究组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曲静研究组合作,首次揭示表观调节蛋白CBX4具有稳定人间充质干细胞核仁异
刘光慧等团队利用基因编辑获得遗传增强人类血管细胞
干细胞技术在再生医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获得的多种类型细胞移植入病灶部位后,可达到促进病损组织再生、恢复组织器官稳态和功能的目的。然而,干细胞治疗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尚存局限,极大地阻碍了该技术的普及。北京时间1月18日,《Cell Stem 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北京大学汤富酬研究组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曲静研究组的最新研
刘宏伟研究组Cell子刊《Cell Reports》发表研究论文,揭示灵芝抗脂肪肝候选新药分子GA7调节肠道菌群作用机制
作为药物研发的新“靶标”,肠道菌群被称为人体新的“器官”,其结构、功能变化与宿主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密切相关。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刘宏伟研究团队长期开展我国珍稀食药用真菌生物活性物质筛选鉴定与成药性评价研究,构建了结构多样性丰富的食药用真菌化合物库。该团队的前期研究从一个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灵芝先导分子(Eur.J. Med. Chem., 2017, 127, 1035)出发,通过结构改
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春宇-陈超课题组在Science及其子刊揭示精神疾病发病机理
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IF = 41.06)和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IF = 16.71)同期发表了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遗传学研究中心刘春宇教授和陈超副教授团队的3项重要研究成果。这些研究发现加深了我们对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和自闭症发病机制的理解,为今后的致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寻找疾病的药物治疗靶点提供重要基础。精神分裂症(sc
国医大师刘嘉湘:诺奖垂青免疫疗法 佐证中医“扶正治癌”
今年颁布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让肿瘤免疫治疗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以手术、放疗、化疗为“肿瘤三板斧”的治疗时代已过去,肿瘤治疗已经进入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的综合治疗新阶段。昨天在沪开幕的2018年全国中医肿瘤学术大会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创科主任、国医大师刘嘉湘教授谈到,诺奖佐证了中医扶正治癌的学术思想,西医现在讲提高自身免疫来应对肿瘤,这条路中医已经走了几十年
【热烈祝贺】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衰老细胞生物学分会会长刘光慧研究员荣获第十一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
11月19日,第十一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颁奖典礼在湘雅医院国际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作为中国生命科学领域最具有影响力的奖项之一,“谈家桢生命科学奖”旨在秉承谈家桢先生对生命科学事业的奉献精神,促进中国生命科学研究原创性和科研成果产业化、推进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学术交流,激励中国生命科学工作者不断创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谈家桢生命科学奖”是为了纪念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谈家桢教授,由国家科技
刘奕志团队创建近视眼人工智能预测模型
11月8日,记者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获悉,该中心教授刘奕志团队利用百万医学验光大数据,创建了近视眼人工智能预测模型,可对近视进展趋势进行个体化预测。相关研究11月6日在线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PLoS Medicine)官网首页。近视眼一旦发展为高度近视,可导致视网膜变性、脱离等不可逆损害,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如果能够早期预测其发展规律,通过增加户外活动等早期干预手段
6千万美元D轮融资,T细胞疗法临床数据亮相ASCO:专访优瑞科CEO刘诚
2018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上,Eureka Therapeutics(优瑞科生物技术公司)发布了ET190L1-ARTEMISTM T细胞免疫疗法治疗复发/难治性B细胞淋巴瘤在中国开展临床研究取得的初步积极结果,该疗法在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开展的临床一期试验也已经于2018年4月启动。其实今年以来优瑞科好消息不断,就在年初宣布成功完成6000万美元D轮融资,用于推动优瑞科的主要候选药
同济大学刘琦教授课题组在WIREs Computational Molecular Science杂志发表论文探讨基于人工智能深度生成模型的药物研发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小分子设计以及新药研发是制药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之一。人工智能技术有望缩短药物研发时间,减少药物研发成本。近日,刘琦教授课题组受邀在国际计算化学领域著名期刊WIREs系列刊物《WIREs Computational Molecular Science》发表长文,系统探讨了基于深度生成模型(Deep Generative Models)进行药物研发的计算问题。深度生成模型是近年来人
刘小乐教授:肿瘤免疫治疗的未来
近年来,癌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一直在节节攀升,它不仅带给患者本人及家庭无限痛苦,更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与经济问题。“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没上映即被大众冠以“零差评”恰恰从侧面折射出其受关注的程度。癌症从治疗方法上来说,传统一般使用手术“切”、化疗“毒”、放疗“烧”,后来,科学家根据肿瘤变异位点,研发出如BRAF抑制剂、EGFR抑制剂等,从而开启了靶向药物治疗时代。但靶向治疗遇到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