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解析双功能锌指蛋白类转录因子GmZFP7调控大豆异黄酮积累的分子机制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大豆育种技术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创新团队研究发现一个双功能锌指蛋白类转录因子GmZFP7可正向调控大豆异黄酮积累,为大豆异黄酮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新植
2022-12-06
Sci Transl Med:科学家在实验室培育出一种用于研究人类胃食管癌的新型类器官模型
来自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利用人类组织开发了一种在实验室生长的三维类器官模型,其或能用来帮助深入理解GEJ处癌症发生的早期阶段及其过程,GEJ,即消化系统的食物管与胃的连接处。
2022-12-08
Cytiva与植恩生物聚力共建重庆“生命芯谷”
双方将在生物药生产平台、生物制药产业技术转化和人才培训领域探索多种可合作可能,建设满足新兴市场需求的多品类FlexFactory灵活工厂生产线,打造先进、多样且规模化的生物制造产业集群,聚力建设西部。
2022-11-07
Cancer Discov:科学家成功制造出人类骨髓“类器官”来改善抗癌疗法
来自牛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首次制造出了能捕捉人类骨髓关键特征的骨髓“类器官”(organoids),这项新技术或能帮助同时筛选多种抗癌药物,并检测单一癌症患者个体化疗法治疗的效果。
2022-11-25
Nature子刊:复旦大学邵志成团队通过人星形胶质细胞再生脑类器官,修复脊髓损伤
中枢神经损伤包括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导致不可逆的中枢神经组织丧失,其治疗一直是神经科学与再生领域面临的重大科学难题。严重脊髓损伤患者出现下肢瘫痪
2022-11-28
Cell:通过肝脏类器官揭示与GCKR-rs1260326突变有关的NAFLD/NASH风险非常高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日本东京医科大学和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患者的健康背景---患者所患的其他疾病---可以决定特定的基因突变是有益还是有害。
2022-11-25
罗氏聚力升级健康生态圈,借力进博探索高质量医疗创新体系
罗氏期待在带来更多全球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同时,借助进博会这个开放与交流的平台,携手多方合作伙伴,聚力探索创新医疗解决方案,共建、共创、共享本土医疗健康生态圈。
2022-11-07
Stem Cell Rep:科学家发现一类能替代丢失的感觉神经元细胞的特殊干细胞类型
来自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指出,小鼠机体的感觉神经系统中或许存在一些干细胞拥有一定的潜能再生所失去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202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