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科学家们在细胞自噬研究领域取得的新进展!
细胞自噬是指细胞分解细胞质等自身组分的一种自然现象,其作用是加速细胞的新陈代谢,或在饥饿时获得能量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解读近期科学家们在细胞自噬研究领域取得的新进展!分享给大家!【1】Sci Bull:揭示相分离参与调控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doi:10.1016/j.scib.2021.10.012液-液相分离(LLPS,
Genes & Development:研究揭示组蛋白伴侣sNASP-ASF1协同与竞争结合组蛋白H3-H4的分子机制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许瑞明团队在Genes & Development上,在线发表了题为Distinct histone H3-H4 binding modes of sNASP reveal the basis for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of histone chaperones的研
Science Bulletin:揭示相分离参与调控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
液-液相分离(LLPS, 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是指关键分子达到阈值浓度时,与其他蛋白质或RNA一起浓缩成密闭的液状隔室的过程。LLPS通过创建相对独立的空间域来选择性地富集分子并形成不同的结构,在各种生理和信号传递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近期的研究表明,相分离能够驱动叶绿体中的蛋白分选,调动宿主
毛囊素通过调节apoE-/-小鼠KLF2和MLKL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自噬,从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潜在原因之一。斑块中泡沫细胞和坏死核心的形成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这是由巨噬细胞的脂质沉积、凋亡和炎症导致的。
Nat Commun:揭示伴侣蛋白应对机体免疫系统过度反应的分子机理
来自帝国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血液中的特殊蛋白是如何防止机体免疫系统损伤过度产生分子的自身细胞的。相关研究结果或为阐明机体如何保持对免疫系统的控制提供了新的见解,同时还揭示了特定的伴侣蛋白如何防止其它有害分子的积累,比如与阿尔兹海默病相关的分子等。
Science子刊:我国科学家揭示骨钙素介导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少突胶质细胞髓鞘形成的分子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由来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Li Xiang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揭示了OCN介导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少突胶质细胞髓鞘形成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年10月22日的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鉴定出线粒体膜间隙的分子伴侣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中国科学》英文版)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刘兴国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Short-form OPA1 is a molecular chaperone in mitochondrial intermembrane space。该研究报道了在线粒体这一双膜细胞器中
自噬受体蛋白NDP52的结构和作用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细胞自噬是哺乳动物细胞中高度受调控的,依赖溶酶体来降解受损细胞器、入侵病原体、大型蛋白聚集体等成分以应对内外界细胞压力和维持细胞动态平衡的重要分解代谢过程。自噬受体蛋白(autophagy receptor)是一类在选择性细胞自噬过程中发挥举足轻重作用的衔接蛋白,它可以作为一个桥联蛋白把目标底物与自噬体联系起来,从而介导目标底物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