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如何接种新冠疫苗才能降低病毒载量,获得更好的预防效果?Nat Med重磅研究答疑

  由于Delta突变株具有更高的传染性,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危害;而以色列的报告显示,Omicron突变株的传染性可能是Delta突变株的1.3倍,也由此造成了更大的恐慌。Delta突变株如何达到了原始毒株2倍的传染性?中国广东省疾控中心的研究显示,这主要是由于:Delta突变株感染后的病毒载量比原始毒株高1,260倍。Delta突变株感

2021-12-13

新冠病毒疫苗会消失吗?听听张文宏怎么说

中国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近日在海口举行的第五届海南国际健康产业博览会(下称海南健博会)上表示,即便疫苗接种达到非常高的水平,仍需实施强大的公共卫生政策,“将来中国还需要在免疫强化策略上做得更好”。张文宏表示,对于未来、对于中国,我们不要期望病毒的流行随着疫苗的接种会在这个世界上就此消失,但是我们一定会有高效的疫苗和

2021-11-1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背景下的ACEI/ARB类抗高血压药物用药

清华大学医学院徐九洋、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黄朝林、中日友好医院曹彬和王辰等在Frontiers of Medicine 发表研究论文《COVID-19背景下的ACEI/ARB类抗高血压药物用药:一项回顾性研究》(Use of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nd angiotensin II receptor

2021-10-10

研究揭示氨基肽酶N促进猪德尔塔冠状病毒入侵细胞及复制的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猪消化道传染病创新团队和猪免疫抑制病创新团队共同研究发现猪氨基肽酶N(pAPN)通过内吞途径促进猪德尔塔冠状病毒入侵细胞并完成复制周期,阐明了猪氨基肽酶N促进猪德尔塔冠状病毒入侵细胞及复制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病毒学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上。据猪消化道传染病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冯力研究

2021-10-03

新研究显示新冠病毒与采集于老挝的菊头蝠冠状病毒有共同关键特征

英国《自然》杂志的预印本平台“研究广场”日前登载的一项研究显示,在老挝北部某些洞穴中栖息的菊头蝠所携带的冠状病毒与新冠病毒具有共同关键特征,这表明自然界存在与新冠病毒密切相关的病毒。在这项新研究中,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和老挝大学的研究人员于2020年7月至2021年1月间在老挝北部石灰岩“岩溶地带”捕获了46种共计645只蝙蝠,并就这些蝙蝠携带的冠状病毒是否与新

2021-09-22

Sci Transl Med:揭开50多年前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导致接种患儿死亡的奥秘!

2021年10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当科学家们在开发抵御COVID-19的疫苗时,一个非常关键的担忧就是所开发的疫苗可能会导致患者机体疾病增强,当疫苗的作用与其目的恰恰相反时或许就会引发并发症,反而会使得人群在接触病原体时变得更加易感。对于COVID-19来说,人们的这种恐惧或许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一项“臭名昭著”的临床试验上,即针对

2021-10-29

《自然》新研究证实,mRNA疫苗对德尔塔等16种变异新冠病毒有效

 自新冠病毒德尔塔(Delta)变异株在世界多地流行,所谓的“突破性感染”——也就是接种疫苗后仍然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变多了。尽管总体数量并不多,但还是引起了人们对疫苗保护效果的疑惑:对于新出现的变异毒株,现有的新冠疫苗可以提供广泛的保护吗?日前,顶尖学术期刊《自然》以“加速预览”(Accelerated Article Preview)的形式在线发

2021-10-15

柯萨奇B组病毒(CVB)疫苗!PRV-101首个人体试验达到主要终点:诱导针对CVB的高滴度中和抗体!

PRV-101开发用于预防急性CVB感染,并潜在地延迟或预防1型糖尿病(T1D)和腹腔疾病。

2021-10-28

NEJM:8名SARS康复者接种新冠mRNA疫苗后,体内诱发广谱抗冠状病毒抗体

  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到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再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近20年来冠状病毒接二连三侵入人类社会,给全世界造成巨大的危机。研制一款具有广谱抗冠状病毒作用的疫苗,是人们共同的心愿。来自新加坡的研究人员为实现这一目标带来了新的启发。8名SARS康复者接种辉瑞/BioNTech新冠mRNA疫苗

2021-08-27

Science:先前接触过普通感冒冠状病毒可增强人体对SARS-CoV-2的免疫反应

研究人员发现,在以前接触过普通感冒冠状病毒的人身上发现的某些免疫细胞在自然感染期间和接种疫苗后都能增强人体对SARS-CoV-2的免疫反应。他们还报告说,这种“交叉免疫反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

2021-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