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 Rheum Dis : 中山大学蒋小云/陈崴等通过单细胞测序揭示CD163+树突状细胞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关键作用
该研究深入解析了LN患者肾脏微环境中免疫细胞和固有细胞的组成,首次鉴定肾脏CD163+DC亚群,并发现其具有促炎、抗原呈递能力强的特征。
《细胞》子刊:中国科学家团队揭示“稳住”CD8+T细胞代谢和功能的关键酶!
该研究揭示,ME2缺失可阻断CD8+T细胞的三羧酸(TCA)循环,导致中间代谢产物富马酸(fumarate)在细胞内堆积。
Environ Health Perspect研究揭示脂肪来源外泌体miRNA致男孩肥胖的关键机制
本研究发现,孕期母体暴露于低剂量双酚A可致雄性后代肥胖,脂肪来源外泌体miRNA发挥关键作用,其中miR-124-3p经血液循环作用于肝脏,抑制PPARc表达,促使胰岛素抵抗和甘油三酯积累,引发肥胖。
Cancer Immunol Res:揭秘TBK1分子或许是克服肿瘤对CAR-T细胞疗法耐受性的关键
本文研究结果揭示了利用PDOTS对CAR-T细胞进行体外分析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并表明,靶向作用TBK1或能通过克服肿瘤内在和外在的耐受性机制来增强CAR-T细胞疗法的治疗疗效。
JBC:科学家识别出能平衡机体中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水平的关键因素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ARMC5能选择性地移除不含SCAP的SREBF1,并刺激SCAP所介导的SREBF1分子的加工,因此其对于脂肪酸在体内的去饱和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Cell:于菲菲/谢旗/李家洋团队发现作物抵抗寄生的关键基因,为提高粮食安全带来新思路
这项研究为禾本科作物中独脚金内酯向根际的转运输出的遗传基础提供了新见解,并进一步证明了这可能是在作物育种中平衡抗独脚金寄生能力与提升作物产量的潜在有效靶点。
Cell:首次构建出食物中的化合物与人体肠道细菌相互作用的分子图谱
这种分子图谱为解释不同人群之间的这些不同反应提供了一种机制,显示了膳食化合物如何影响肠道微生物的生长,以及该化合物在代谢上如何被肠道微生物群落改变。
Cell:中德科学家联手揭示雄激素的新作用机制,有望开发出更好的肌肉增强药物
在这项研究中,这些作者能够证实一种称为GPR133的粘附G蛋白偶联受体被雄激素类固醇激素5α-DHT激活。
Nature Immunology:孟广勋/刘辰莹团队发现短IL-18并揭示其抗肿瘤作用机制
这项研究突出了短 IL-18 驱动的一种独特的抗肿瘤途径,caspase-3 裂解产生短 IL-18,其通过动员自然杀伤(NK)细胞,增强其细胞毒性作用,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Science:蛋白ALAS1的新作用,意外推动小RNA疗法的新纪元
ALAS1的“兼职”功能为siRNA疗法带来了新的希望。这一突破性的发现展示了基础科学研究如何为临床应用开辟新的道路,为未来的治疗方案提供了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