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 Rheum Dis : 中山大学蒋小云/陈崴等通过单细胞测序揭示CD163+树突状细胞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关键作用
来源:生物探索 2024-02-06 17:27
该研究深入解析了LN患者肾脏微环境中免疫细胞和固有细胞的组成,首次鉴定肾脏CD163+DC亚群,并发现其具有促炎、抗原呈递能力强的特征。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蒋小云、陈崴、王芳及周怡共同通讯在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IF 27.4)在线发表题为“Single-cell profiling reveals kidney CD163+ dendritic cell participation in human lupus nephrit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描绘了LN患者肾脏微环境的全景单细胞转录组图谱,揭示CD163+DC细胞是参与疾病进展的关键免疫细胞,发现LN患者肾脏CD163+DC细胞活化程度高、促炎和抗原呈递能力强的特征,经受损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募集至肾脏,进而激活T细胞加剧炎症反应可能是其导致疾病进展的关键机制。
通过多重荧光免疫组化在独立的LN患者队列中验证了肾脏CD163+DC细胞可作为LN患者诱导缓解治疗6个月时潜在的疗效预测重要标记物。该研究首次鉴定出肾脏CD163+DC亚群,揭示其在LN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可能通过iPTEC-CD163+DC-T细胞轴发挥致病作用。
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 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儿童SLE患者发生肾脏受累的比例为50%~82%,成人为34%~53%。我国成人LN患者的10年肾脏存活率为81%~98%,儿童LN患者的10年肾脏存活率为93.4%。成人证据显示,肾脏受累的SLE患者标准化死亡率为9.0%,高于无肾脏受累SLE患者。3%~15%的儿童LN可在10年内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kidney disease, ESKD)。LN是ESKD的常见病因之一,也是影响SLE预后的重要因素。LN患者临床异质性大,患者临床表现与肾脏病理改变并不完全一致。LN患者肾脏内可出现包括浆细胞、Th1、Th17和杀伤性CD8+T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浸润,但目前参与LN疾病的关键免疫细胞尚不明确。
方案流程图(Credit: 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
该研究通过对40例LN患者和6例正常肾活检标本进行单细胞转录组和T细胞受体测序,绘制了LN患者肾脏全景单细胞图谱,描绘了包括免疫细胞和肾脏固有细胞在内的51个细胞亚群。发现CD163+DC细胞具有活化程度高、促炎和抗原呈递能力强的特征,是参与疾病的关键免疫细胞。进一步通过细胞通讯分析、多重荧光免疫组化染色以及细胞实验,发现LN肾脏中受损的近端小管上皮细胞(iPTEC)募集、粘附、激活CD163+DC细胞,而活化的CD163+DC细胞进而激活CD4+效应T细胞,加剧炎症反应。最后,通过多重荧光免疫组化在独立的60例LN患者队列中验证了肾脏CD163+DC细胞可作为LN患者诱导缓解治疗6个月时疗效预测的重要标记物。
该研究深入解析了LN患者肾脏微环境中免疫细胞和固有细胞的组成,首次鉴定肾脏CD163+DC亚群,并发现其具有促炎、抗原呈递能力强的特征,可能通过iPTEC–CD163+DC–T轴加剧炎症反应,可作为LN患者诱导治疗6个月的疗效预测标记物。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