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T:南方医院携手哈佛、哥大团队揭示弥漫性胃癌常见基因变异的促癌机制!
借助类器官模型,研究者们揭示CLDN18-ARHGAP26融合可诱导印戒细胞形成,而印戒细胞形成正是DGC的典型特征,在此基础上叠加抑癌基因p53的失活,就足以使正常胃上皮细胞不断转化为癌细胞。
华西医院最新研究:敷面膜时间是关键!<25分钟对皮肤有益,可以提高皮肤水分、减少红斑并激活AQP3
短时间内使用面膜(小于25分钟)对皮肤有益,可以提高皮肤水分、减少红斑并激活AQP3,从而维持皮肤的水油平衡。然而,长时间使用面膜(超过25分钟)则可能导致皮肤干燥和红斑增多,甚至引发其他皮肤问题。
AD:华山医院团队发现,淋巴系统功能障碍或是早于Aβ病变的阿尔茨海默病病理特征!
这项研究首次证明,ALPS指数对Aβ沉积、脑萎缩、认知能力下降和疾病临床进展的预测作用,以及Aβ和神经退行性病变对淋巴-认知能力下降关联的中介作用。
CRM: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吴晨/林东昕团队发现食管癌对化疗耐药的新机制
吴晨、林东昕团队此次找到了食管癌化疗耐药的新机制,证明S100A8可以作为无创预测食管癌化疗反应的生物标志物,靶向S100A8-CD147通路或是克服食管癌化疗耐药性的新策略。
阜外医院团队证实,与收缩压降到140毫米汞柱以下相比,降到120以下可将严重血管事件风险降低12%
研究表明,对于心血管风险较高的高血压患者而言,无论其是否有糖尿病或中风病史,将收缩压控制在120 mm Hg以下能预防重大血管事件的发生,而超额风险较小。
瑞金医院团队首次发现,肥胖者肠道中富集巨单胞菌,会降解肌醇、促进肠道吸收脂质
研究者给无特定病原体(SPF)小鼠分别饲喂高脂饮食(HFD),并额外给小鼠移植巨单胞菌。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相较没有巨单胞菌的小鼠,它们体重增幅更大,而且长的都是肥肉,瘦体重反而更轻。
GUT: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团队首次在人体内证实,葛根素能够调节肠道微生物群,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标志物
这项研究提供证据表明,葛根素能够以肠道为主场,通过调控肠菌定植、改变TMAO的代谢来缓解动脉粥样硬化。
广东省第二总医院揭示Sonic hedgehog基因可能是周围神经病变的潜在治疗靶点
研究者发现PTX诱导TRIM25表达,导致SP1降解,最终诱导DRG神经元和雪旺细胞衰老。SP1作为E3泛素连接酶TRIM25的底物,使SP1在赖氨酸694位点泛素化。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团队发现,八周维生素K2治疗可安全有效管理老年人夜间下肢痛性痉挛
结果显示,在8周干预后,维生素K2组的夜间下肢痛性痉挛平均每周发作频率降低,从基线的2.60次降至0.96次。
仁济医院创新治疗攻克腹膜转移这个医学难题
仁济医院开展了首例精准肿瘤腹腔热灌注化疗,不仅彰显了仁济医院肿瘤中心在肿瘤综合治疗领域又多了一个有力的治疗武器,也体现了医院对于肿瘤综合治疗技术的创新和肿瘤患者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