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特定肠菌可激活肠道树突状细胞,远程奔赴肿瘤部位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
Akk菌虽说也能促进DCs向效应表型分化再去激活T细胞,但它的激活路径非常单一,只能诱导IRF8表达,相比之下YB328的手段就丰富多了。
2025-07-16
首个CAR-T治疗严重自身免疫性神经疾病临床结果公布,患者运动能力显著恢复
这项研究结果表明,抗CD19 CAR-T是治疗严重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疾病的潜力疗法,在不需免疫治疗的情况下即可提供持续的临床缓解。
2025-06-27
Cell重磅:肠道菌群竟能通过产生的胆汁酸增强抗肿瘤免疫!一作已回国加入厦门大学
这些结果提示我们,将来或可通过益生菌或基因工程菌定向产生活性胆汁酸,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连用,破解耐药难题,提高癌症治疗效果。
2025-04-18
华人学者本周发表4篇Cell论文:高度血管化的肺/肠道类器官;修复血管性痴呆;自身免疫病新疗法;同义突变调控性状
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Cell 共上线了 5 篇研究论文,其中 4 篇来自华人学者。
2025-07-07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康诺亚自主研发CM336(BCMAxCD3双抗)在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显示优异疗效
2025年6月11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施均教授团队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IF=96.3)在线
2025-06-13
MIT团队发现,来自基因非编码区的隐匿抗原可被T细胞识别,或可作为胰腺癌免疫治疗靶点
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隐匿抗原完全有潜力成为一大类全新的常见癌症抗原,可以像新抗原那样用于开发癌症疫苗、合成T细胞疗法等新疗法。
2025-06-03
谷歌华人小哥开发智能手表AI系统,监测心跳骤停并自动呼救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可在消费级智能手表上运行的 AI 系统,该系统使用的机器学习算法能够自动监测心脏骤停迹象,如果佩戴者出现心脏骤停,它能够主动呼叫医疗急救,其监测特异性高达 99.99%。
2025-03-06
妙佑团队发现,截短型HER2有免疫抑制功能,导致乳腺癌对T-DXd耐药
这项研究成果,揭示了截短型HER2——p95HER2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的机制,强调了在临床治疗中开展不同类型HER2检测的必要性。
2025-07-03
华人科学家发现,针对TIM-3的免疫治疗,有望将肺腺癌拦在癌前病变阶段
研究揭示了肺腺癌不同癌前病变阶段逐步改变的免疫微环境特点,并指出早在非典型腺瘤样增生阶段,免疫检查点TIM-3就在多种免疫细胞中显著高表达,抑制TIM-3则可通过改善抗原呈递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
2025-05-11
安徽省立医院发表Nature论文:孙成/刘连新团队利用空间多组学+AI,开发出肝癌复发预测系统
该研究通过整合空间多组学数据和人工智能(AI)分析,提出了一个基于空间免疫特征的新型肝细胞癌(HCC)复发预测系统——TIMES(肿瘤免疫微环境空间评分系统)。
2025-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