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K2抑制剂有望改写1型糖尿病治疗史
这项开创性的研究不仅揭示了TYK2在1型糖尿病中的重要作用,还为一种已获批药物的再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随着更多研究的开展,TYK2抑制剂有望为1型糖尿病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Hepatology:“糖保镖”Gal-1 竟是幕后推手,联合抑制剂或破局
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深入研究了热消融后的“火灾现场”,他们将目光聚焦在消融区外围(peri-ablational region),这是一个常常被忽视的区域。
《免疫》:中山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团队发现,肝癌细胞与巨噬细胞会“狼狈为奸”,围绕N1-乙酰-亚精胺互帮互助操控免疫抑制!
针对CCL1、SAT1或是负责外排N1-Ac-Spd的SLC3A2,都可以打破以上的免疫抑制链条,显著改善CD8⁺ T细胞主导的抗肿瘤免疫应答,破解临床实践中的HCC免疫治疗耐药。
STTT:中科院团队破解乳腺癌遥控肺巨噬细胞、打造免疫抑制性转移前生态位之谜!
这项研究揭示了AHR在乳腺癌肺转移中的关键作用,表明靶向AHR-STAT5-PD-L1通路可能成为干预乳腺癌转移的新策略。
科学家证实,CXCR4部分激动剂可阻断免疫抑制性中性粒细胞生成
趋化因子受体CXCR4的部分激动剂TFF2-MSA,可以从源头减少免疫抑制性中性粒细胞的生成,进而与PD-1抑制剂发挥协同作用,抑制原发性肿瘤生长和远处转移,并延长胃癌小鼠模型的生存期。
最新研究发现,癌细胞凋亡后的残骸被特殊巨噬细胞吞噬,可激活IL-33信号导致免疫抑制
癌细胞被化疗、靶向治疗等抗癌治疗手段诱导发生凋亡后,留下的残骸进入肿瘤引流淋巴结(TDLNs)内,会被特殊巨噬细胞亚群——髓窦巨噬细胞(MSMs)吞噬清除。
量子计算赋能AI模型,英矽智能设计出“不可成药”靶点KRAS的新型抑制剂
科学家将量子计算模型与经典计算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相结合,通过对庞大数据集的训练、生成和筛选,探索更广泛的化学可能性,发现了靶向“不可成药”的癌症驱动蛋白 KRAS 的新颖分子。
剑桥团队发现,肠菌产生的部分脂多糖具有免疫刺激作用,可提升PD-1抑制剂疗效
小鼠实验显示,向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荷瘤小鼠饮水中加入少量六酰化LPS,即可显著改善免疫治疗效果,肿瘤内浸润的CD8+效应T细胞显著增多,且小鼠未出现全身炎症/系统性免疫激活表现。
Cell:肠道微生物组对膳食植物化学物质的代谢控制PI3K抑制剂的抗癌活性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一些植物性饮食通过其与肠道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可能会通过加速人体的药物清除系统来降低癌症药物的暴露量。
Nature子刊:北京协和医院冷泠团队开发皮肤类器官,鉴定出手足口病特异性抑制剂
这项研究表明,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皮肤类器官(hiPSC-SO)可作为研究皮肤传染病的感染疾病模型,为筛选药物以确定候选病毒治疗药物提供了宝贵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