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Theranostics:肿瘤细胞借胞外囊泡传递Twist1至大脑,诱导神经元异常与癌症相关性抑郁

研究发现肿瘤来源的胞外囊泡携带Twist1,经血液到达小鼠内侧前额叶皮层,抑制PPAR-δ致神经元树突萎缩,引发抑郁样行为,揭示癌症相关性抑郁新机制并提供潜在治疗靶点。

2025-09-22

JEM:黄波/张晓辉团队破解JAK2V617F突变引发血小板抑或红细胞增多的分子机制

该研究通过对大量临床样本的深入分析,成功揭示了 JAK2V617F突变导致两种不同 MPN 类型的分子机制。

2025-10-18

国产CAR细胞疗法,又双叒叕登上顶刊 Cell:BCMA-CAR-T治疗进行性多发性硬化症

CAR-T 细胞经过工程改造,能够靶向 B 细胞亚群上的特定抗原,在多种自身免疫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展现出有潜力的治疗效果。

2025-10-17

《自然·衰老》:上海交大团队破解小胶质细胞“油腻”之谜,有望开启阿尔茨海默病防治新方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王宏林团队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他们发现了一个影响小胶质细胞脂质代谢,加剧AD神经炎症的关键靶点,即过氧化物酶体中调控脂肪酸β-氧化的关键酶—MFE-2。

2025-11-04

Transl Psychiatry:科学家破译自闭症患者的细胞“求救信”

本研究首次明确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患者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来源前脑类器官分泌的细胞外囊泡(EVs),其RNA与蛋白质组成较健康对照存在显著差异,为ASD发病机制解析及诊疗靶点开发提供依据。

2025-10-24

登上NEJM:中国学者开发in vivo CAR-T细胞疗法,成功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该论文展示了对 5 例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接受治疗后实现了 B 细胞的清除,疾病活动度降低,且未出现严重毒性作用。

2025-09-19

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Zinkernagel教授与上海细胞治疗集团对话

2025年10月20日,上海细胞治疗集团再度迎来世界级科学巨匠——199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罗夫•辛克纳吉(Rolf M. Zinkernagel)教授到访

2025-10-30

Science:新研究揭示星形胶质细胞调节神经递质响应和神经元活动的门控机制

这项新研究揭示,星形胶质细胞可以直接响应来自各种类型神经元的信息。

2025-05-30

Nature Methods:解锁植物细胞壁“功能地图”!“碳标签”——活体感知软硬、酸碱与信号

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名为“碳标签”(CarboTag)的创新模块化工具箱。它是一个巧妙的小分子,能够像“导航仪”一样精准、快速地将各种探针分子靶向并结合到活体植物及藻类的细胞壁上,且对细胞毒性极低。

2025-05-05

Nature:胰腺癌细胞的“生存密码”!科学家揭秘其在不同器官中的适应机制

这一发现表明,PCSK9不仅能调节胰腺癌细胞获取胆固醇的方式,还能决定其在体内的扩散路径。

2025-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