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通过结构化神经信息解码技术重建自然及人脸图像

 近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类脑智能研究中心神经计算与脑机交互团队的研究人员提出一种结构化神经解码模型,实现根据脑活动模式,进行自然图像、人脸等复杂视觉刺激的高质量重建。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上。长期以来,哲学家和科学家试图揣测、观察、理

2020-11-04

《自然》:迄今最详细的人类心脏细胞图谱诞生,了解心脏细节的信息宝库

 了解心脏这一重要器官的功能,阐明心血管疾病的病因,并为心脏疾病患者提供精准的治疗,是无数科学家和医生不懈努力的目标。近日,一支跨国科学团队公布的研究成果,为这一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根据顶尖学术期刊《自然》的报道,科学家们分析了将近50万个心脏细胞,创建出一份详细的人类心脏细胞图谱,为心脏细胞的组成及其复杂的分子过程等提供了重要信息。该研究的共同第

2020-10-03

PNAS:共享蛋白质指纹信息有助于治疗遗传性心脏病

肥厚型心肌病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心脏病,其特征是异常增厚的心肌会阻塞血液流动并导致年轻人猝死。

2020-09-28

【年度重磅】第37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详细议程揭晓!

 【年度重磅】第37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详细议程揭晓!

2020-08-07

研究阐明痛觉信息处理的神经环路机制

7月9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孙衍刚研究组完成的研究论文,以《臂旁核将脊髓上行的痛觉信息直接传递到丘脑板内核而非杏仁核》为题,在线发表在《神经元》上。该研究阐明了痛觉相关信息长程传递和诱发保护性行为的细胞及神经环路机制。痛觉是人和动物感知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和威胁的重要途

2020-07-10

Molecular Case Studies:生物信息学手段帮助寻找胃癌药物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的研究人员及其同事开发了第一种基于肿瘤细胞RNA测序的个性化胃癌治疗技术。该研究在俄罗斯科学基金会的支持下发表在《Cold Spring Harbor Molecular Case Studies》上。

2020-06-25

Nat Neurosci:研究揭示神经元传递信息的机制

最近,来自罗切斯特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某些神经元能够熟练帮助个体感知物体的运动状态。这些发现可能对开发假肢和理解某些脑部疾病有影响。

2020-06-16

Science:新研究首次确定麻疹病毒的起源,从而为探究COVID-19起源提供信息

2020年6月20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比利时、美国和法国的研究人员解决了麻疹首次出现的时间这个有争议的问题,发现它可能与大城市的崛起有关。他们对来自1912年的一种麻疹病毒毒株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并反向评估了这种病毒可能在人类群体中出现的时间,并其确定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0年6月19日的Scien

2020-06-20

艾伯维BTK抑制剂Imbruvica美国处方信息将更新:纳入5年长期数据

Imbruvica是唯一被批准治疗WM的BTK抑制剂,已被NCCN推荐用于初级治疗的首选药物。

2020-06-24

诺华新一代眼科药物Beovu美国标签更新:增加视网膜不良事件安全信息

Beovu治疗湿性AMD,疗效媲美Eylea(阿柏西普),维持期3个月给药一次,可降低注射频率,提高依从性。

20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