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 Biology:研究揭示了反-β-法尼烯调控天敌昆虫大灰优蚜蝇精准定位蚜虫的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虫功能基因研究与利用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以长文“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题为“Molecular basis of ( E )-β-farnesene-mediated aphid location in the predator Eupeodes &
《科学》子刊:中国医学科学院团队破解肠癌“排斥”T细胞之谜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B)一直都备受医学界的追捧。在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更是被颁给了两位免疫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疗法方面的贡献” 。可是,临床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治疗有效率仅为15%。造成这种疗效异质性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归结于免疫细胞的浸润程度不同,尤其是CD8+T细胞的浸润。CD8+T细胞在结直肠肿瘤中的
优时比IL-17A/17F双效抑制剂Bimzelx第二项3期临床研究成功!
Bimzelx(bimekizumab)强效中和IL-17A和IL-17,已被批准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疗效击败修美乐(Humira)、喜达诺(Stelara)、可善挺(Cosentyx)。
《科学·转化医学》:量小却持久,这个新CAR-T真可以有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CAR-T)在治疗血液系统肿瘤方面得天独厚,效果卓绝。虽然在临床治疗上的有效率很高,但效果的持续性一直是一大问题。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为例,60-70%的病人在接受靶向CD19的CAR-T治疗后,都无法长期维持临床效果。从以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大量治疗案例中可知,治疗失效的原因千差万别:抗原丢
北大武阳丰教授团队研究入选《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年度最佳论文
近日,四大医学期刊之首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编辑部公布了该刊2021年度最值得关注论文共14篇。由澳大利亚乔治全球健康研究院Bruce Neal教授和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武阳丰教授以共同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低钠盐对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影响》(“Effect of Salt Substitution on Cardiovascu
FDA授予西比曼C-CAR039再生医学先进疗法(RMAT)和快速通道(FT)资格
1月13日,专注于开发创新细胞疗法生物制药公司的西比曼生物科技宣布,美国食药监局(FDA)已于1月11日授予公司细胞治疗产品C-CAR039再生医学先进疗法(RMAT)资格和快速通道(FT)资格,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及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
《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开放》刊发北京大学刘民教授团队新冠病毒研究成果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刘民教授团队,近日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开放》发表了《全球新冠检测人群与确诊患者中无症状感染者比例:一项系统综述与荟萃分析》的论文。通过对95篇论文、涉及新冠感染者3000万人的数据分析,发现新冠感染者中的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超过40%。提示新冠防疫的艰难及出现疫情全面核酸筛查的必要性。刘民介绍,无症状感染
优时比IL-17A/17F双效抑制剂Bimzelx 3期临床:显著改善疾病关键体征和症状!
Bimzelx(bimekizumab)强效中和IL-17A和IL-17,已被批准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疗效击败修美乐(Humira)、喜达诺(Stelara)、可善挺(Cosent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