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刘俊杰为基因编辑做减法,无需蛋白质的基于RNA核酶的新一代基因编辑工具
该研究阐明了HYER的DNA靶向切割机制,其与众所周知的RNA引导的CRISPR-Cas核酸酶相似,使用可重编程的单链RNA进行DNA识别,并通过水解来切割DNA。
2024-02-05
Cell:吴军/谭韬/季维智/魏育蕾/于乐谦合作阐明胚胎发育早期细胞互作关系及机制
该研究成功在同一培养条件下获得小鼠与灵长类食蟹猴胚胎干细胞和胚外干细胞系,为剖析哺乳动物早期发育过程中不同谱系间细胞互作的分子机制开辟了新的途径。
2023-12-06
新升级第三代红绿多巴胺探针工具包上线
多巴胺作为最重要的神经递质之一,在生物体调控奖赏、成瘾、学习记忆以及运动等生理功能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巴胺系统的失调与帕金森、精神分裂症等多种精神疾病密切相关。
2023-12-14
浙大团队开发出能杀伤、能保持抗肿瘤极性的第二代CAR-巨噬细胞
研究团队将TIR与CD3ζ整合到一起,构建第二代巨噬细胞特异性嵌合抗原受体(M-CAR),命名为CD3ζ-TIR-CAR。
2024-01-23
Nature:下一代疫苗接种策略有望将COVID-19疫苗直接给送到呼吸道
全球 COVID-19 疫苗接种活动挽救了约 2000 万人的生命。然而,尽管目前的 COVID-19 疫苗能防止罹患严重疾病,但在预防感染和传播方面却收效甚微。
2023-12-28
Nature子刊:许代超团队揭示衰老引起细胞稳态水平降低及促进阿尔茨海默病的分子机制
研究团队确定了一种在大脑神经元中高度富集的DHHC家族成员蛋白DHHC5是自噬的新型调控因子。
2024-01-05
钱文斌/高基民团队发布第四代CAR-T临床试验数据,为晚期淋巴瘤患者带来持久缓解
这些来自多中心临床研究的长期随访数据表明,在R/R LBCL患者中,7×19 CAR-T细胞疗法可以诱导持久缓解,中位总生存期超过2年,并且具有可管理的安全性。
2024-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