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脑神曲为什么上头?因为在你耳朵里种了一只「耳虫」!
柏拉图曾经说过,我会教孩子们音乐、物理和哲学。而音乐是最重要的,因为音乐和所有艺术一样,是学习的关键。确实,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音乐让我们解压,放松心情。但是,我们有时也会遇到另外一种情况。在夜深人静或专心敲键盘时,脑海中突然回响起一段旋律和节奏,完全停不下来,甚至还会不自觉的哼出来,令人不堪其扰。
Cell:新研究揭示是什么让新冠mRNA疫苗有效预防严重的COVID-19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医学院和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的研究人员揭示了mRNA疫苗所引发的免疫反应的特性。该研究显示,Pfizer/BioNTech疫苗强烈而持久地激活了一类辅助免疫细胞,协助产生抗体的B细胞产生大量日益强大的抗体,并且还推动了某些类型的免疫记忆的产生。
为什么你最爱的“红肉”不能多吃?领域大牛又有重磅发现!
近十几年来,全球心血管疾病新发病例逐年大幅增长,并多年“蝉联”全球死亡率排行榜榜首。这是个什么概念呢?举个例子,新冠疫情已暴发两年,截至目前,已导致死亡人数超过530万;而心血管疾病仅一年时间就夺走近1860万人的生命,其中三分之一发生在70岁以下人群。这是一笔巨大的疾病负担。众所周知,大口吃肉的饮食习惯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
为什么美国新冠感染率全球第一?这项新研究发现了“端倪”...
发表在《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上的一项最新研究中,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在第一波新冠大流行期间感染新冠病毒原始毒株的人,以及几个月后感染由欧洲传播到美国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的人,出现的症状顺序不同。研究人员表示,确定传染病症状发作的顺序将有助于在人群中早期区分有症状的感染,从而实现非药物干预并减少疾病的传播。在这
鸽子到底通过什么导航?PNAS:反正不是耳内的特殊结构
众所周知,许多动物都能感知人类无法感知到的东西。例如,不起眼的鸽子就能通过地球上(人类)不可见的地磁场进行感知和导航。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也一直对这一现象的发生很感兴趣。近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一项新研究中,来自墨尔本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鸽子内耳中的特殊结构事实上并不是解释这一现象的答案。鸽子解剖学中的几个
JNCI:时隔三十年乳腺癌仍会复发,什么样的患者风险最高?
得益于乳房X光造影技术的发展,乳腺癌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都越来越有效,患者的生存率也因此得到提高。然而,在雌激素受体(ER)阳性、HER2阴性的乳腺癌患者中,至少有一半患者在初次诊断的5年后复发。因此,目前乳腺癌的辅助内分泌治疗已延长至10年。那么,在这10年之后呢?晚期乳腺癌是否还会卷土重来?又有哪类患者更需要长期随访呢?这些问题仍
你还能记起五天前的中午吃的是什么吗?如果记错,那么恭喜你!
今天是周日,你还能记得这周一中午你吃的是什么吗?如果是单位食堂或者是叫的外卖,你还能准确说出每一道菜吗?对于吃食堂的人来说,难度可能更大,因为你很可能会把一盘五花八门的菜,如地三鲜错记成了醋溜土豆丝,干煸菜花错记成了干煸扁豆,或者干脆把饺子记成了面。当然,可能有人真的什么都记不起来了,那应该是明显的记忆衰退。对于错把A菜记成B菜的情况,则属于另一种问题。这是
《柳叶刀》子刊:什么,免疫治疗用药时间不同,死亡风险竟会翻倍?!
免疫治疗,实在是太深奥太复杂,越研究越有趣呢。奇点糕时不时就在看完一些研究后,发出楚团长式感慨,“你呀,你呀,总能给我整点新花样”。发出这样的感慨,是因为影响免疫治疗的要素太多了,都不用说不同肿瘤中癌细胞和免疫细胞本身的特质,单单是药物方面就有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二甲双胍,还有神秘莫测的肠道菌群、以及导致免疫治疗中“医学悖论”的肥胖…
《自然》子刊:为什么山西人更容易患食管癌?
食管癌在全球范围内是第六大癌症死亡原因,其中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是最常见的亚型[1]。ESCC在不同地区的发病率有很大的差异,总体上高收入国家的发病率要远低于低收入国家[2],我国山西省就是高发病率地区。尽管许多的流行病学研究已经发现一些生活习惯(吸烟、饮酒)和环境因素(空气污染)是ESCC的风险因素,但这无法完全解释在全球不同地区之间存在
一顿饭吃下大量碳水化合物后,体内会发生什么?
众所周知,糖是碳水化合物大家族的一类,它也是最廉价的“安慰剂”,但食用这个安慰剂的代价可着实不小。在过去30年里,大量权威研究和临床试验已经证明,摄入过量糖是导致全球肥胖的主要原因,也是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代谢综合征,以及许多常见癌症和蛀牙等疾病的重大风险因素。然而,“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为了避免摄入糖,许多人选择了那些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