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美国大学研发的人造心脏有望提供永久性修复

尽管人造心脏已经存在一段时间了,但现在在美国只有一种被批准用于人类使用,而且只是为了让患者在接受心脏移植手术时继续让他们的心脏保持跳动。然而,由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OHSU)开发的设备旨在成为一种永久性修复。OHSU 人造心脏由现在已经退休的 Richard Wampler 博士发明,其与衍生公司 OregonHeart 合作于 2014 年开始研究该设备。该公司自此停止运营,因此该大学去年接管

2018-03-11

中美研究人员开发可检查视网膜疾病的人工智能

 视网膜疾病是一种眼部疾病。 视网膜疾病常见的有以下5种:①血管和血管系统病变。如视网膜血管阻塞,动脉硬化性、高血压性、血液病性以及糖尿病性眼底病变等。②视网膜炎症。与脉络膜炎和视神经炎相互影响密切相关。③视网膜脱离。指视网膜神经层与色素上皮层的分离。④视网膜变性及营养不良。具有遗传因素。⑤视网膜肿瘤。其中以视网膜母细胞瘤为多见。近日,中美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使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平台,不

2018-02-26

瑞士科学家用磁性微粒开发人造“白血球”

 据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消息,该校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系统研究所的一个科研团队用磁性微粒材料研发出一种人造“白血球”,在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前景。人体器官在受到病菌等侵害时,人体将调动血液中的白血球(如嗜中性粒细胞)迅速进入相应的器官组织,吞噬病菌或产生抗体,帮助机体防御感染。在这一过程中,白血球在人体血管内有着独特的运动方式,像风中的气球一样沿着血管壁旋转前进,甚至能够逆血管中血液

2018-02-12

麻省理工学院“类脑芯片”最新突破:人造突触问世,可将人脑能力“复制”到芯片 ,终端 AI 威力或不再受限

"-->人脑最不可取代的便是其综合处理的能力。人脑被柔软的球状器官所包围,这个器官大约含有一千亿个神经元。在任何特定的时刻,单个神经元可以通过突触(即神经元之间的空间,突触中可交换神经递质)传递指令给数以千计的其它神经元。人脑中有总计超过 100 万亿的突触介导大脑中的神经元信号,在加强一些信号的同时也削弱一些其它信号,使大脑能够以闪电般的速度识别模式(pattern),记住事实并执行其它学习任务

2018-02-10

基于深度学习系统的视网膜图像视盘与视杯区域提取研究取得进展

 青光眼(Glaucoma)是一系列会导致视神经受损,进而造成视力丧失的眼疾,是全球第二大致盲原因(仅次于白内障),也是导致不可逆性失明的首要原因。由于青光眼造成的视神经损伤和视力损失无法逆转,青光眼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对于保持视力至关重要。临床上,除视野检测和眼压测量外,另一种主要青光眼筛查技术是基于眼底照相的视盘(OD,旧称视神经乳头ONH)评估。该技术利用垂直杯盘比(CDR)、盘直径(

2018-01-12

抑制sEH酶可阻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017年12月24日/生物谷BIOON/---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是最为常见的糖尿病眼病,也是成年人失明的一种主要原因。根据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下属的国家眼科研究所(NEI)的统计,糖尿病患者中的慢性高血糖会损害视网膜中的微小血管,从而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些血管能够泄漏液体或者流血,从而导致视力扭曲。NEI官员预测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美国人将从2010

2017-12-24

人造软骨有与天然软骨相似的“神奇”功能

软骨是身体内一种非常“神奇”的组织,它具有无与伦比的液体强度。在软骨组织中,80%的成分是水,却能帮助我们的身体应对很强大的压力。合成的材料往往难以与天然的软骨相媲美,直到来自密歇根大学和中国江南大学的研究人员们开发了“Kevlartilage”。这是一种基于芳纶的材料,芳纶是一种合成纤维,被广泛所知的是它用于防弹背心,其强度可见一斑。另一种材料是聚乙烯醇(PVA),这是一种常见的水凝胶软骨中的材

2017-11-20

首款视网膜静脉阻塞玻璃体内注射药物登陆中国!

2017年11月14日讯 /生物谷BIOON/ -- 近日,Allergan宣布,公司新药Ozurdex(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物0.7mg)获得CFDA的进口药物许可证(IDL)。该药治疗的适应症包括成年黄斑水肿患者的分支视网膜静脉阻塞(BRVO)或中央视网膜静脉阻塞(CRVO)。这是中国首个获批上市的用于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玻璃体内注射药物。RVO是继糖尿病性视网膜疾病之后,第二大常见

2017-11-14

Nat Chem Biol:人造胰岛细胞能够响应高血糖环境分泌胰岛素

2017年10月31日/生物谷BIOON/---目前治疗I型糖尿病以及一些II型糖尿病都需要长期性的、痛苦的胰岛素注射过程。然而,最近来自北卡洛琳娜大学的研究者们开发出了一类更加对患者友好的治疗方法:一类能够响应血糖变化自动分泌胰岛素的人工胰岛细胞。这些人工胰岛细胞(artificial beta cells,ABC)模拟了机体自然的血糖控制功能。通过皮下注射的方式将这些细胞注入患者体内,每隔几天

2017-10-31

利用干细胞有望治疗视网膜病变

2017年9月30日/生物谷BIOON/---几年来,人们不断尝试利用干细胞治疗视网膜病变。基于此,小编进行过一番梳理,以飨读者。1.JCB:上海生科院在视网膜干细胞胚胎起源研究中取得进展doi:10.1083/jcb.2016110575月2日,《细胞生物学杂志》(Journal of Cell Bi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视网膜成体干细胞胚胎起源双潜能细胞》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上

2017-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