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淡水虾种质资源收集、移植驯化与人工繁殖取得重要进展
“黑龙江淡水虾种质资源收集、移植驯化与人工繁殖”研究成果得到了黑龙江省渔业渔政管理局、水产技术推广站相关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并对龙江虾产业发展愿景高度关注,相关研究成果通过专家组现场验收。虾产业在我国渔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2020年全国虾养殖产量达497万吨,其中淡水虾348万吨。地处我国北方的黑龙江省自然水域中生存着4种土着虾种质资源,包
KAI1(CD82)是控制血管生成和将血管生成环境切换到静止状态的关键分子
关于血管生成生长因子的内源性抑制剂知之甚少。在本研究中,作者发现了一种新的内源性抗血管生成因子在周细胞中表达,并阐明了其潜在的机制和临床意义。
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开发的基于人工智能的新冠病毒虚拟变异评估和预警系统正式上线发布
随着全球新冠疫控的持续,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在流行过程中持续发生变异,对变异造成的功能影响日渐成为关注的焦点。目前,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均发现了包括Alpha、Beta和Delta在内的多种感染力增强的变异毒株,尤其是关键位点积累的氨基酸变异,极大地改变了病毒的免疫学特征,增加了病毒免疫逃逸的风险,可能会降低现有疫苗、抗体、药物等疫情控制方法的保护性,影响核酸
Science子刊:利用携带麻醉剂的脂质纳米颗粒靶向肿瘤微环境中的神经元可减少乳腺癌进展和转移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以色列理工学院沃尔夫森化学工程学院的Avi Schroeder教授和博士生Maya Kaduri及其团队开发出一种基于靶向神经系统的镇痛脂质纳米颗粒(analgesic nanoparticle,具有镇痛作用的脂质纳米颗粒)的治疗乳腺癌的创新方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年10月6日的Sc
运动抗癌再添新证:长期锻炼可以在体内创造一种抑癌环境
众所周知,锻炼身体可以预防各种大大小小的疾病,甚至包括癌症治疗。近期,发表在《eLife》上的一项新研究中,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表明,运动的确可以提高免疫系统的活性,使抗肿瘤细胞更有效,从而改善癌症治疗效果。近年来,运动医学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已在临床肿瘤学领域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正在将运动如药物一般添加到标准
“人工淀粉”火爆全网 合成生物学开启 “造物”时代
近期,“人工淀粉”的新闻火爆全网。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经过6年技术攻关,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设计人工生物系统固定二氧化碳,合成淀粉,“喝西北风”从一句笑谈变成了现实,这一成果被国际学术界认为将是影响世界的重大颠覆性技术。人工合成淀粉火爆全网的背后是合成生物技术的强力支持,可以称得上是合成生物学巨大的进步,也
Nature Neuroscience:发现环境驱动进食的神经回路
近期,新加坡科学家发现了驱动进食的神经回路,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标题为“A neural circuit for excessive feeding driven by environmental context in mice”。研究发现,小鼠下丘脑结节核中的生长激素抑制素神经元(tuber
Cell Rep:深入揭示纵向胶质母细胞瘤的微环境或能揭示骨髓中中性粒细胞的重编程致癌特性
来自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首次在正常免疫系统的动物模型机体中开发出了胶质母细胞瘤癌变肿瘤,旨在更好地模拟人类机体中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机体中存在一类特殊的免疫细胞,尽管其主要的功能是攻击和杀灭癌细胞,但实际上其能充当“双重制剂”(double agents)的角色,并增加和强化肿瘤的侵袭性和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