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科学家开发一种通过小规模测序检测癌症DNA的新方法

癌症患者的肿瘤细胞会释放部分DNA片段到血液中,这些来自肿瘤组织的DNA片段会携带突变。

2022-04-29

Science:在迄今最大规模的全基因组测序数据中鉴定替换突变特征

突变特征(mutational signature,也译为突变信号、突变标记或突变签名)---在肿瘤发生过程中起作用的DNA损伤和修复过程的印记---使人们了解每名患者所患癌症的环境原因和内源性原因。

2022-04-23

Nature及其子刊三篇论文发表史上最大规模的精神分裂症研究,揭示与这种疾病相关的基因联系

在第一项新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中,来自SCHEMA联盟的研究人员通过对2424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97322例对照组的外显子组进行元分析,首次发现了10个携带极其罕见的蛋白扰乱突变的基因,这些突变显

2022-04-13

规模研究揭示,人造甜味剂与癌症风险增加有关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全世界范围内,肥胖已经成为了一个主要公共健康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有近20亿人超重或肥胖,从1975到2016年,全球肥胖率翻了近3倍,每年因超重或肥胖导致的死亡高达280万。肥胖不仅会导致生活不便、运动能力下降,还会带来代谢性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此外,许多研究表明,肥胖与十多种癌症的发病风险增加

2022-03-26

全球最大规模新冠尸检结果揭露:新冠是86%尸检病例的根本死因

  根据WHO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21日,全球新冠确诊病例470839745,死亡病例6092933。按陆地板块区分,美洲死亡病例最多,其次是欧洲和东南亚;按国家区分,美国、巴西和印度死亡病例分别以964473、657205和516543占据前三。新冠导致的死亡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点,那么“新冠死亡”应如何定义?在感染者中,直接

2022-03-26

Molecular Cancer:中国领衔的最大规模食管癌研究,发现无创早筛新血清标志物

食管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难题。全球范围内,因癌去世的患者,每二十位中就有一位是死于食管癌!食管鳞癌占全世界食管癌病例的80%以上,在东亚和非洲地区尤其高发。其中,在中国,食管鳞癌是发病率第六,死亡率第四的恶性肿瘤。食管鳞癌的预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确诊时的临床分期,早期食管鳞癌经微创治疗,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中晚期食管鳞癌经手术、放疗和化疗后,

2022-03-20

PNAS:因童年吸尾气过多,美国超一半人口的智商下降,还在面临其他健康风险

  铅可以通过吸入和摄入以及皮肤进入人体,侵蚀脑细胞并影响神经系统、干扰中枢神经系统的信号传播,破坏酶处理锌、铁和钙等营养元素的功能,使人出现意识障碍等,从而影响人体的正常机能。正常的血铅水平(血液中铅元素的含量)为0-99微克/升。健康专家表示,在生命的任何阶段都没有安全的铅暴露水平。幼儿特别容易受到铅损害大脑发育和降低认知能力的影响。

2022-03-09

Cytiva携手楷拓生物 落地规模化质粒及mRNA生产平台解决方案

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的先行者Cytiva(思拓凡)与聚焦基因治疗与核酸药物的创新科技公司楷拓生物(苏州)有限公司(下称“楷拓生物”)在沪举行规模化质粒及mRNA(信使核糖核酸)生产平台解决方案项目签约仪式

2022-03-08

Cell:新方法筛选大规模遗传数据,有望鉴定出致先天性心脏病的蛋白网络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格拉德斯通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方法,用于识别可能在先天性心脏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基因变体,为加快研究这一严重疾病提供了机会。

2022-02-21

中国大规模人群研究:要想预防癌症,先从放下酒杯做起!

  我们来说说“觥筹交错”。尽管它是气氛组的必选节目,但关于酒精致癌这件事已是不争的事实。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早在2007年就已将酒精列为I类致癌物。因为,已有足够的证据表明饮酒与头颈部癌、食道癌、肝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的发生存在直接联系。但此前的大量研究多集中在西方人群,以及可能还存在一些导致结果的混杂因素,因此,迫

202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