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知名女钢琴家离奇暴毙家中,竟是感染了神秘病毒,类器官在其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UCLA的研究是抗击汉坦病毒的重大进步。通过创建人类肺、心脏和大脑的类器官模型,研究人员现在可以以前所未有的细节探索这些病毒如何利用人体。

2025-09-08

Nature子刊:杰团队等揭示人源牛磺酸转运蛋白TauT的二聚化和底物识别机制

该研究揭示了脂质微环境对 TauT 寡聚化的重要调控机制,以及 TauT 底物结合、识别和转运的分子机制,将有助于为理解 TauT 功能和探索牛磺酸缺乏相关疾病的潜在治疗策略提供一个结构框架。

2025-07-11

人类的意识来自哪里?Nature:历时七年之久,科学家探索人类的意识之谜!

来自伯明翰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历时七年终于揭开了意识研究的新篇章。

2025-05-07

Cell子刊:君团队利用噬菌体靶向清除这种肠道细菌,增强结直肠癌的化疗效果

该研究表明,脆弱拟杆菌(Bacteroides fragilis)促进结直肠癌的化疗耐药性,而使用特异性靶向脆弱拟杆菌的噬菌体 VA7,可清除脆弱拟杆菌,并恢复对化疗的敏感性。

2025-06-04

EMBO Mol Med:新研究指出相比健康人群,ME/CFS患者存在数百种生物标志物的差异

研究在患者血液中观察到ME/CFS的迹象。大量重复且多样的血液生物标志物能够区分ME/CFS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证据,应能消除人们对ME/CFS由体能下降和运动耐受不良引发的误解。

2025-06-26

师从诺奖得主David Baker,杨为博士全职加入深圳医学科学院,聚焦从头设计蛋白质药物

研究团队描述了螺旋凹面支架的开发,这种支架是为通常参与免疫受体相互作用的凸面靶位点量身定制的。

2025-07-05

最新研究发现由雌激素增的关键促癌信号通路,现有治疗药物可有效干预

研究发现的CDH1–ESR1–GRPR正反馈轴和氟维司群干预策略,可能对不同癌种中的绝经前女性患者都适用。

2025-06-14

Cancer Cell:邵志/江一舟/杨文涛/李俊杰团队开发AI模型,精准预测ADC药物的乳腺癌治疗效果

该研究通过 AI 模型结合肿瘤微环境空间特征,精准预测了新一代 ADC 药物 SHR-A1811 在 HER2+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效果,为乳腺癌的个性化治疗提供了全新导航图。

2025-04-13

Cell:顾名夏/苗一非/郭哲团队,在同一个球状体中实现肺和肠道类器官的血管化,成功构建多谱系类器官

该研究重现了多个胚层的同时发育,促进了人类发育初期阶段的基本细胞间通信——这是组装体模型所缺乏的一个关键特征。

2025-08-04

STM:“免疫抑制剂”增免疫治疗?!我国学者研究发现,低剂量甲氨蝶呤有双重作用机制,激活cGAS-STING通路助力免疫应答

本次研究首先证实,MTX与雷替曲塞(RTD)等抗叶酸类药物均可竞争性结合并抑制ENPP1,且作用具有高度选择性,但仅有MTX处理骨髓来源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时,可有效抑制ENPP1活性。

2025-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