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厦门大学/福建医科大学/中南大学联合发文:乳腺癌治疗潜在药物靶点

通过转录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 PRMT1 是乳腺癌细胞在低氧条件下缺氧诱导因子 1α(HIF1α)的直接靶点。

2025-04-06

Clin Cancer Res:新型测试手段或能展现出个体化早期乳腺癌治疗的新前景

这些研究发现支持了RAD51测试在调整早期乳腺癌患者疗法策略上的潜力,未来的生物标志物的驱动研究(比如RADIOLA研究)就旨在验证RAD51在晚期乳腺癌中的作用。

2025-02-06

Cancers:科学家识别出有望克服乳腺癌耐受性的潜在microRNA靶点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miR-205或能作为MED1和HER3的负向调节子,从而影响HER3-PI3K/Akt-MED1轴在抗雌激素耐药过程中的调节性机制,可能作为克服对疗法耐受的潜在治疗性方案。

2025-01-13

乳腺癌和抑郁双重折磨?Phytother Res:槲皮素可通过调控S1P/S1PR轴抑制NETs,带来新希望!

本研究发现槲皮素可抑制乳腺癌相关抑郁小鼠的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形成,其通过抑制鞘氨醇1-磷酸/鞘氨醇1-磷酸受体轴发挥作用,进而缓解乳腺癌相关抑郁。

2025-05-22

eLife:破坏细胞蛋白中的单一氨基酸或能让乳腺癌细胞的行为像干细胞一样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通过RNA干扰技术来靶向作用波形蛋白或XIST或能作为一种很有前景的乳腺癌新型疗法策略。

2025-02-23

Biomaterials:对放疗的反应或会促进三阴性乳腺癌的复发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辐射损伤位点中的细胞外机制或能促进三阴性乳腺癌的侵袭和增殖,并能帮助创建一种免疫抑制性微环境。

2024-12-05

Cell Rep:通过专注于研究肿瘤细胞的“粘附性”,科学家们开发出了能预测乳腺癌扩散的新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侵袭性的乳腺癌样本中含有粘附性较弱的细胞,而正常乳腺组织中则含有粘附性较强的细胞,DCIS样本则含有中等粘附强度的细胞,但不同缓和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

2025-03-09

Int J Nanomedicine:生姜外泌体样纳米颗粒可增强光疗效果,显著抑制乳腺癌发展

本研究构建了由姜源外泌体样纳米颗粒和吲哚菁绿组成的GDNPs@ICG纳米平台,其光热转换效率达26.38%,在体内外实验中通过多种机制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且生物相容性良好。

2025-02-27

大连医科大学团队发现,心理压力会扰乱肠道菌群,促进乳腺癌的干性

这项研究成果,揭示了精神压力促癌的新机制,也为癌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干预方式。

2025-03-09

宋尔卫团队临床研究发现,靶向细胞自噬+CDK4/6抑制剂,治疗晚期乳腺

临床数据表明,对于CDK4/6i治疗失败后的晚期HR+/HER2-乳腺癌患者,羟氯喹联合大剂量CDK4/6抑制剂哌柏西利(200 mg,每天一次)的毒性可耐受,且表现出有前景的治疗效果。

2025-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