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io:阐明古菌DNA磷硫酰化修饰途径中的重要蛋白DndE的结构和功能
在原核生物如细菌和古菌中,DNA的主链骨架上的一个非桥联氧原子被替换为硫原子,这种特殊的表观遗传修饰称为DNA磷硫酰化修饰。
The EMBO Journal:揭示ZDHHC18介导的cGAS棕榈酰化修饰抑制先天免疫的分子机制
cGAS的棕榈酰化修饰是一种新的先天免疫反应的抑制机制,为抗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药物开发提供潜在的靶点。
Journal of Hepatology: 胆汁酸转运体基因的组蛋白乙酰化在肝硬化中起关键作用
肝硬化是一种致命的肝病,纤维化是其主要特征。由于缺乏能够反映临床特征的遗传动物模型,目前肝硬化的分子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治疗方法有限。
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揭示棕榈酰化通过抑制NOD2的自噬降解调节炎症的新机制
NOD2是天然免疫系统中重要的细胞内模式识别受体(PRR),它可以识别病原相关的肽聚糖并触发一系列的促炎和抗菌免疫反应。NOD2信号的失调与多种炎症性疾病相关,大量研究显示NOD2的多个突变是导致克罗恩病、Blau综合症等自身炎症性疾病的重要风险性因素。因此,NOD2的激活必须被严格调控。S-棕榈酰化是一种新型的翻译后修饰(PTM),参与多种蛋白的定位、运输
S-棕榈酰化功能障碍与炎症性疾病关系洞察,或将用于诊疗NOD2相关艾滋病!
核苷酸结合的寡聚化结构域蛋白2(NOD2)能感应细菌肽聚糖,诱导促炎和抗菌反应。NOD2信号的失调参与了多种炎症性疾病的发生。
Cell Report: 蛋白质乙酰化和泛素化相互作用控制MCL1蛋白稳定性
抗凋亡髓系细胞白血病1(MCL1)蛋白属于支持生存的BCL2家族,在人类癌症中经常被扩增或上调。MCL1高度不稳定,其稳定性受磷酸化和泛素化的调节。
上海交大揭示海洋噬菌体受DNA磷硫酰化修饰激活的分子机理及其在dnd系统演化过程中的影响
近日,国际重要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深部生命国际研究中心肖湘团队的研究成果“The origin and impeded dissemination of the DNA phosphorothioation system in prokaryotes”。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蹇华哗副研究员、博士毕业生许冠鹏、
我国科学家实现对乙酰氨基酚生物合成
近日,北京化工大学研究团队在《Metabolic Engineering》杂志发表题为“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an artificial pathway for biosynthesis of acetaminophen in Escherichia coli”的研究论文,该团队通过设计和构
揭示NADPH通过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3活性参与代际遗传
NADPH(还原型辅酶Ⅱ)是细胞内关键的抗氧化分子,它参与生物体内还原性生物合成以及氧化还原反应,在代谢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细胞如何感知NADPH水平的变化以及NADPH是否具有其他生理功能等仍有待阐明,需要进一步探索。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发育编程及其代谢调节”重点专项等的支持下,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团队与清华大学生命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