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学家首次从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发现,过量补充叶酸增加后代基因突变率
研究结果发现,与摄入正常水平叶酸相比,亲代叶酸摄入不足,子代胚胎的新杂合单核苷酸变异(DNSNVs)翻倍;亲代叶酸摄入过量,子代胚胎的新杂合单核苷酸变异(DNSNVs)增加80%。
Cell:中美科学家联手解析出整个阿片类受体家族的三维结构
在继续努力改进阿片类止痛药的过程中,来自中国科学院和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利用低温电镜技术解决了整个阿片类受体(opioid receptor)家族与其天然的肽结合的详细结构。
Nature:中美科学家联手发现溶木聚糖拟杆菌通过降解肠道尼古丁降低脂肪肝发病率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温州医科大学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小鼠肠道中分离出了一种能够分解尼古丁的细菌。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Nature期刊上。
Science:中美科学家联手揭示声音通过听觉皮层-丘脑回路缓解疼痛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和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员确定了声音在小鼠身上减弱疼痛的神经机制。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开发更安全的治疗疼痛的方法。
Science:中美科学家联袂解析出四膜虫呼吸链的结构,揭示出真核生物核心代谢的多样性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浙江大学医学院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作为一种微小的单细胞生物,四膜虫(Tetrahymena)原来隐藏着一个惊人的秘密:它的呼吸作用---利用氧气产生细胞能量
中美科学家联手揭示女性为何更易患上阿尔茨海默病
流行病学研究已表明女性患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可能性是男性的两倍,但这种现象的原因一直不清楚。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和埃默里大学医学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为这个困惑人类几十年的谜团提供了明确的答案。
2022年中美两国癌症数据:中国新发癌症人数为美国2倍,死亡人数则为5倍
癌症是全球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但其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负担并不一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癌症负担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这其中的原因很复杂,包括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加速以及相关风险因素流行率的变化。随着人口增长和全球老龄化,癌症成为许多国家过早死亡和预期寿命降低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美国的癌症负担正在逐渐减少。而中国的癌症状
中美双报:美临床试验启动后,T-MSC干细胞新药又获中国CDE受理
IMS001注射液是一种来自人胚干细胞系的异体间充质样干细胞产品。临床前试验已证明了IMS001注射液对免疫调节的修复能力和穿越血脑屏障能力,这些天然属性可能在治疗神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是罕见病时有明显的优势,从而满足疾病治疗的更高需求。
中美科学家合作发现抗白血病耐药的新疗法
治疗抵抗/耐药是肿瘤临床治疗面临的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耐药机制的发生通常涉及到细胞代谢、增殖和氧化还原状态等多种与肿瘤生存相关的信号通路,使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在内的手段大大受限。一些原本敏感的肿瘤在靶向治疗一段时间后也可能因为发生新的突变而产生耐药。因此,人们试图寻找出不同癌症靶点的共有的“弱点”并开发一种针对该“弱点”的单一治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