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中美科学家联袂揭示启动小鼠合子基因组激活的关键转录因子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清华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受精卵细胞---称为合子(zygote)---如何进行“重置”,从而使新形成的胚胎能够按照自己的遗传程序

2023-07-28

Nature:中美科学家联手利用基因组编辑工具CRISPR-Cas构建出抗病的水稻品系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基因组编辑工具CRISPR-Cas构建出抗病的水稻植物。相关

2023-06-20

中美科学家首次证实,阴道微生物移植安全,且与剖腹产婴儿神经发育改善10%有关

这项迄今最大规模的三盲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首次证实:阴道微生物移植是安全的,而且阴道微生物移植与婴儿的神经发育情况改善有关。此外,他们还发现阴道微生物移植明显加速了剖腹产婴儿肠道微生物的成熟,并在出生后4

2023-06-21

首款FDA批准溶瘤病毒药物T-VEC中美研究者齐聚首,共话溶瘤病毒药物新发展

在北京举行的溶瘤病毒创新药研究高峰论坛上,首款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的溶瘤病毒药物T-vec的临床前和临床Ⅲ期主要研究人员刘滨磊博士和Robert H.I.Andtbacka博士首次在中国会面,畅谈溶

2023-04-20

中美科学家首次从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发现,过量补充叶酸增加后代基因突变率

研究结果发现,与摄入正常水平叶酸相比,亲代叶酸摄入不足,子代胚胎的新杂合单核苷酸变异(DNSNVs)翻倍;亲代叶酸摄入过量,子代胚胎的新杂合单核苷酸变异(DNSNVs)增加80%。

2023-04-11

Cell:中美科学家联手解析出整个阿片类受体家族的三维结构

在继续努力改进阿片类止痛药的过程中,来自中国科学院和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利用低温电镜技术解决了整个阿片类受体(opioid receptor)家族与其天然的肽结合的详细结构。

2023-01-29

Nature:中美科学家联手发现溶木聚糖拟杆菌通过降解肠道尼古丁降低脂肪肝发病率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温州医科大学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小鼠肠道中分离出了一种能够分解尼古丁的细菌。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Nature期刊上。

2022-11-30

Science:中美科学家联手揭示声音通过听觉皮层-丘脑回路缓解疼痛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和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员确定了声音在小鼠身上减弱疼痛的神经机制。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开发更安全的治疗疼痛的方法。

2022-07-15

Science:中美科学家联袂解析出四膜虫呼吸链的结构,揭示出真核生物核心代谢的多样性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浙江大学医学院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作为一种微小的单细胞生物,四膜虫(Tetrahymena)原来隐藏着一个惊人的秘密:它的呼吸作用---利用氧气产生细胞能量

2022-04-05

中美科学家联手揭示女性为何更易患上阿尔茨海默病

流行病学研究已表明女性患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可能性是男性的两倍,但这种现象的原因一直不清楚。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和埃默里大学医学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为这个困惑人类几十年的谜团提供了明确的答案。

2022-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