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第九届中美健康峰会(波士顿)在哈佛大学医学院马丁会议中心成功举行

第九届中美健康峰会(波士顿)于2019 年9月26-27日在美国波士顿哈佛医学院马丁会议中心举行。在两天密集的议程中,中美两国产、学、研、政、商等各界精英共聚一堂,围绕着医疗健康创新与投融资、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卫生健康体系两大主题进行了深入、高效的对话与交流。在与会的400余位嘉宾中,有100多位是从中国专程来参加中美健康峰会的医疗卫生政策制定者、公立与民营医院院长、医学教学研究机构和投资与医药

2019-10-08

中美联合启动肿瘤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研究

 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CSCO基金会)与默沙东中国,9月20日在厦门举行的“第22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9年CSCO学术年会”上共同宣布,正式启动希思科—默沙东肿瘤研究基金(CSCO—默沙东基金),用于支持和鼓励中国临床医生开展肿瘤相关的临床研究及转化医学研究,以提高科研和临床水平,帮助患者提升生存获益。CSCO基金会创立于2005年4月,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主

2019-09-24

中美贸易战之下,国产质谱仪器该如何发展?

 质谱仪是一种能够直接测量物质原子量或分子量的仪器,是目前最尖端的科学仪器之一。基于质谱仪具有直接测量物质的本质特征,以及高分辨、高灵敏度、大通量和高准确度的特性,它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涉及高端医疗器械、环境检测、生物医药、食品安全等几乎所有的分析测试领域,是百亿级体量的产业,并能够推动万亿级的产业。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问题的日益重视,质谱仪市场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迫切。然而,

2019-08-19

Science子刊:中美科学家开发微米机器人精准治疗肠道癌症

2019年8月21日讯 /生物谷BIOON /——针对身体有病的部位进行治疗,是科学家和医学工作者们长期以来追求的目标。但问题在于病变部位通常是在身体内部,不太容易触及。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或化疗等治疗。加州理工学院工程与应用科学系的两名研究人员正在研究一种全新的治疗形式--微型机器人,它可以将药物输送到身体内部的特定部位,同时又能在身体外部进行监控。"微型机器人的概念真的很酷,因为你可以把

2019-08-21

新旧动能转化--中美精准医疗高峰论坛

 由济南高新区生命科学城、英盛生物、赛默飞、共同主办的“新旧动能转化--中美精准医疗高峰论坛”于2019年8月12日在泉城济南拉开帷幕。本次论坛行业大咖、学者集聚一堂,主要围绕“质谱平台在临床中的应用、维生素流行病学调研与精准测评、遗传代谢病现状及防治对策以及基于高分辨质谱技术的中毒毒物快速鉴定与临床实践”等议题,共同探讨质谱的临床应用与最新研究成果,旨在积极推动我国精准医疗事业的快速发

2019-08-12

Nature:中美科学家揭示钙粘蛋白介导的细胞间相互作用调节癌细胞铁死亡机制

2019年7月30日讯/生物谷BIOON/---铁死亡(ferroptosis)是一种由细胞代谢和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作用驱动的细胞死亡过程。它与缺血性器官损伤和癌症等疾病有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是铁死亡的一种至关重要的调节剂,通过中和脂质过氧化物来保护细胞,其中脂质过氧化物是细胞代谢的副产物。直接抑制GPX4,或通过剔除它的底物谷胱甘肽或用于产生谷胱甘肽的前体分子(比如半胱氨酸)间接

2019-07-30

Nature:中美科学家联手揭示军团菌效应蛋白SidJ调节磷酸核糖泛素化机制

2019年7月24日讯/生物谷BIOON/---细菌病原体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使用通过它的Dot/Icm分泌系统递送的数百种效应蛋白广泛地调节宿主细胞功能,从而产生一种允许它复制的细胞内微环境(intracellular niche)。在这些效应蛋白中,SidE家族成员(SidEs)通过一种独特的磷酸核糖泛素化(phosphoribosyl ubiquitin

2019-07-24

万欣和2019中美重疾医疗服务论坛成功举办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与全世界发达国家共享优质医疗资源正变得触手可及。2019年5月21日,高端健康险服务提供商万欣和 (MSH) 携手美国洛杉矶儿童医院 (Children's Hospital Los Angeles) 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在北京协和医院学术会堂举办了“2019中美重疾医疗服务论坛”,与现场百余名来自医疗、保险行业的专业人士一同分享全球前沿的医学技术发展,共同探讨中美

2019-05-23

《自然》:面对癌症之王 中美科学家们联合找到了诊疗新思路

 癌症是人类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在诸多癌症中,胰腺癌又因其难治而着称。据统计,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不到10%,而晚期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只有区区3%。这背后的原因在于胰腺癌早期没有明显症状,肿瘤自身的微环境又让诸多疗法无法生效。缺乏可靠的诊疗手段,也让胰腺癌成为了许多人口中的“癌症之王”。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一项研究有望改变这一现象,让我们找到诊疗的新思路。本研究由南方科技大学田瑞军

2019-04-22

Science:中美科学家解析出人甲状旁腺激素受体-1的三维结构

2019年4月20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复旦大学和美国匹兹堡大学、文安德尔研究所、麻省总医院和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构建出一种分子复合物的三维图片,这可能有助于开发出更好地治疗骨质疏松症和癌症但具有更少副作用的药物。这些近原子分辨率图片描述了人甲状旁腺激素受体-1(parathyroid hormone receptor-1, PTH1R)的

2019-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