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细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团队,提出指导晚期食管鳞癌精准免疫治疗的全新分型!
综合免疫原性特征和基因变异两方面的发现,研究团队就提出了EGIC分型法(EGIC-3型即免疫原性特征不利+有风险基因变异),从JUPITER-06研究数据来看,分型为EGIC-1/2型,有望从免疫+化
胆汁淤积中的线粒体代谢可以显著改善肝脏功能
慢性肝病是一种主要的肝脏疾病,伴有代谢综合征,包括简单的肝脏脂肪堆积,导致更严重的脂肪变性、炎症和纤维化,在某些情况下,还包括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细胞·代谢》:武大人民医院团队揭示,肠菌消化掉了雌激素,促进绝经前女性抑郁症!
研究者们找到了未绝经女性肠道内的“致郁”肠菌,即K. aerogenes,其表达的3β-HSD酶能够有效将雌二醇转化为雌酮,从而诱导小鼠出现抑郁症的行为,并且在人类患者中也观察到K. aerogene
西番莲黄酮类和萜类合成途径及关键基因挖掘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热科院海口站西番莲育种团队筛选出参与黄酮类化合物和萜类化合物合成途径的候选基因,解析了西番莲中三萜类的生物合成途径,为进一步挖掘西番莲关键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Redox Biology : DNA修复代谢产物可以治疗骨骼肌损伤
骨骼肌重塑是维持肌肉内环境平衡和运动能力的关键。在小鼠和人类中,肌肉重塑反应在体育锻炼后迅速开始,从而产生ROS,而线粒体是骨骼肌收缩期间ROS的主要来源之一。
《细胞·代谢》:禁食伤免疫的机制,找到了!科学家发现,禁食会启动免疫细胞归巢开关,降低免疫细胞抗感染能力
由此可见,禁食不仅会驱动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向骨髓迁移,还会改变单核细胞的寿命,当恢复饮食后,“老化”单核细胞激增,进一步影响机体抗感染的能力。
中国科学家“零的突破”:陈国强教授荣获国际代谢工程奖
陈国强教授开发的技术已经在合成生物学产业中得以应用,《人民日报》曾评价:“在合成生物学和‘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制造PHA生物塑料的道路上,陈国强团队使我国处于世界领先的水平。”
Cell子刊:氧气多了也有害,最新研究揭示过量氧气损害健康的关键途径
该研究发现了过量的氧气如何改变我们细胞中含有铁和硫的少数蛋白质——这是一种类似于铁生锈的化学过程。反过来,这些 「生锈」的蛋白质会引发一连串损害细胞和组织的事件,并对心脏病发作和睡眠呼吸暂停等疾病产生
Nat Commun:常见代谢产物衣康酸或有望帮助治疗人类自身免疫性疾病
来自北海道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抗炎性代谢产物衣康酸(itaconate)对机体辅助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的调节效应,相关研究或有望帮助开发治疗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型治疗性策略。
Science:细胞中的蛋白-代谢物相互作用组有助身体适应健康压力
来自美国犹他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揭示了一个巨大的相互作用网络,表明细胞如何实时调整以承受对我们健康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