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成功解析不同帕金森病亚型的病理基础,并筛选出25种候选药物
该研究成功构建了与PD患者临床表现一致的PD亚型大鼠模型后,利用转录组学分析阐明,不同PD亚型的发展与神经递质、中枢神经系统或外周神经系统神经元损伤及脂质代谢相关的基因表达改变有关。
2024-12-02
离诺奖最近的中国科学家,“无创产前检测之父”卢煜明最新论文:血液检测精准预测未来癌症风险
近年来,卢煜明教授领导的跨学科研究团队成功开发了能够检测多种癌症血液测试技术——FRAGMA(基于片段组学的甲基化分析),并推进到了临床应用,将癌症液体活检推进至全基因组时代。
2025-03-08
《科学》子刊:中国科学家揭示“打通肿瘤经络”、以促血管生成增强免疫应答的新疗法!
即使是胰腺导管腺癌(PDAC)这种超级免疫“冷肿瘤”,dCNP处理也能显著改善其肿瘤模型小鼠的免疫浸润状态,且经由新生成正常血管浸润来的免疫细胞,也不是常见的老弱病残状态。
2024-08-27
中国科学家分析50余万中国人数据,长期二氧化氮暴露与多种疾病风险升高有关
研究者们分析了来自中国嘉道理生物库的50余万中国人数据,发现长期二氧化氮暴露与多种疾病高风险存在正向关联。
2025-01-03
中国科学家证实,去工业化饮食可“温养”肠菌,显著改善心脏代谢健康
研究者发现,恢复性饮食让参与者在摄入能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体重减轻了,血浆空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17%,空腹血糖降低6%,C反应蛋白(CRP)降低14%。
2025-01-26
Nat Commun:中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巧妙平衡“更新”与“分化”的可调节人类肠道类器官系统
来自中国同济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可调节的人类肠道类器官系统,其能实现在自我更新和分化之间可控的平衡。
2025-01-15
中国科学家发现,慢性压力会激活副交感神经,抑制肠道干细胞的干性和增殖,并促进其衰老
该研究揭示了慢性压力通过副交感神经影响肠道的新机制,独立于传统的HPA轴、免疫细胞、肠道菌群的作用。
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