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兰州大学合作最新Science论文:狗与人类近万年来的共迁移历史
来源:生物世界 2025-11-15 15:24
该研究分析了来自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欧亚大陆的 73 个古代家犬基因组,获得了明确的血缘关系证据,表明了家犬和人类群体在时间和空间上共同迁移,揭示了家犬在众多人类社会中所发挥的长期且不可或缺的作用。
家犬(狗)是人类驯化的第一种动物,考古证据表明,其与人类文明相伴了至少一万年。然而,对于这种联系是如何产生以及如何随时间演变的,我们仍有许多未知。
2025 年 11 月 13 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王国栋研究员团队联合慕尼黑大学 Laurent A.F. Frantz 教授团队、兰州大学马敏敏教授团队等来自世界各地的 30 多个研究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Science 上发表了题为:Genomic evidence for the Holocene codispersal of dogs and humans across Eastern Eurasia 的研究论文。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博士生张少杰、慕尼黑大学博士后 Lachie Scarsbrook 和兰州大学博士生李浩然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
该研究分析了来自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欧亚大陆的 73 个古代家犬基因组(时间跨度近 1 万年),获得了明确的血缘关系证据,表明了家犬和人类群体在时间和空间上共同迁移,揭示了家犬在众多人类社会中所发挥的长期且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们早已成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

作为第一种被驯化动物,家犬可能在晚更新世和全新世时期随不同文化群体而扩散。
为了验证上述假设,研究团队完成了 17 个新测序的古代家犬基因组,其样本来自东亚到西欧亚大陆草原,时间跨度近 1 万年,其中有 14 个来自河西走廊、新疆和内蒙古的中国古代家犬,这也是首次获得中国古代家犬基因组。加上团队此前已发表的古代家犬基因组,该研究包括了 73 个古代家犬基因组,用以构建从东亚到西欧亚草原的家犬血统演变图谱。
研究结果表明,家犬的血统与从东欧到东西伯利亚的特定古代人类群体之间存在关联,包括古代的古西伯利亚人、东部狩猎采集者、东亚人以及草原牧民。该研究还发现了家犬祖先的多次变化,这些变化与特定的狩猎采集者、农民和牧民的迁徙相吻合。

欧亚大陆家犬与人类共迁移示意图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获得了明确的血缘关系证据,表明了家犬和人类群体在时间和空间上共同迁移,揭示了家犬在众多人类社会中所发挥的长期且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们早已成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