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cleic Acids Research:报道非编码调控元件能够稳定染色质三维结构
发现了一系列位点与细胞生长和存活密切相关。该研究首次发现该类增强子位点的删除能够改变大范围染色质结构,通过同时影响多个非必需基因表达所产生的协同效应来影响细胞稳态。
Cell:科学家首次在肠球菌中发现穿孔毒素蛋白
肠球菌是一种在动物肠道和自然环境中都可以生存的细菌,由于其容易从外部空间获得耐药基因,所以肠球菌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多重耐药细菌之一。之前并无研究表明肠球菌可以表达杀伤哺乳动物细胞的蛋白,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研究团队首次在肠球菌中发现可作用于人类肠道和免疫细胞的毒素蛋白。相关成果在《Cell》发表,论文的标题为:Emerging entero
Nature Communications;研究人员揭示五加科植物三萜皂苷多样性的形成机制
该研究首次报道由于达玛烯二醇合酶基因的缺失及三萜骨架位点特异性修饰酶的串联重复,导致五加科植物龙牙楤木中积累丰富多样的五环三萜皂苷的分子与进化机制。
一针顶三针?WHO最新研究表明:HPV疫苗只需打一针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于2020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宫颈癌位列我国第十大癌,2020年发病和死亡人数分别为11.0万和5.9万,呈上升趋势。也就是说每2万多人中便会有1人死于宫颈癌。
国内肿瘤患者再添治疗新选择,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新增卵巢癌、宫颈癌和胶质母细胞瘤三大适应症
据悉,自2021年11月获得NMPA上市批准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和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后,至此,贝伐珠单抗在国内已获批五项适应症。
Science子刊:利用李斯特菌递送破伤风毒素到胰腺瘤中,有望治疗胰腺癌
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设计的一种新策略成功地使小鼠的免疫系统观察到了胰腺瘤,并且容易受到免疫攻击,使癌症转移减少了87%。
Nano Letters我国科学家开发出破伤风毒素抗原检测技术
破伤风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感染性疾病,平均病死率为20-30%,其潜伏期通常为7-8天,也可短至24小时。目前破伤风的诊断测试主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间接检测破伤风抗体,不仅操作繁琐,而且还受到个体健康状况的影响。理想的检测方法应实现对抗原(破伤风毒素)的直接检测,但目前尚无相关技术。近期,我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快速、灵敏、准确的破伤风毒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真菌毒素分子调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质标所质量与标准研究室团队在微生物学期刊《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Q1,IF 5.64)发表了题为“Roles of AaVeA on Mycotoxin Production via Light in Alternaria alternat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光调控因子AaVeA对交链孢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