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我国科学家揭示犀牛家族进化史
近日,发表在《Cell》上的一项研究中,中国农业大学联合斯德哥尔摩大学和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古代和现代基因组学技术对所有五种现存和三种灭绝犀牛物种的基因组进行比较分析,揭示了犀牛家族的进化足迹。曾经物种多样化的犀牛科如今只剩下五种,所有这些物种都是高度濒危和全球优先保护的物种,这使得重建犀牛家族的进化历史成为自达尔文以来生物学家
MiRNA靶向调控微生物促进肠道健康研究获进展
我国生猪养殖过程中,每年因肠道疾病致死的仔猪比例高达80%以上,如何有效增强仔猪肠道健康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微生物在肠道健康的作用广受关注,成为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然而如何精准调控肠道微生物结构尚不清楚。近期,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畜禽健康养殖与农牧复合生态研究中心单胃动物营养研究团队开展研究,在miRNA精准调控
Trends in Immunology:MS4A家族在体内平衡、免疫和疾病中的作用
跨膜4A (MS4A) 家族包括18个在人类中具有四跨结构的成员,它们在免疫活性细胞,如B细胞(CD20/MS4A1)和巨噬细胞(MS4A4A)中是有差异化和选择性表达,能与不同类别的免疫受体相关联并调节其信号活动,包括模式识别受体(PRR)和Ig受体。本文回顾了当前对MS4A蛋白的理解,并强调了将生物学功能归因于某些处于健康和病理状态的MS4A家族成员的新
CANCER RES:毒性与非毒性miRNA的比值或可预测卵巢癌对铂的敏感性
上皮性卵巢癌是最致命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绝大多数晚期卵巢癌患者仍会复发并死于此病。大多数患者对铂(Pt)化疗产生耐药性,而铂是卵巢癌标准一线治疗的一部分。miRNA是一种短链、双链、负调控基因表达的非编码RNA,可以作为肿瘤抑制因子或致癌基因。
New Phytologist:研究揭示水稻miRNA和花粉发育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New Phytologist近期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段成国课题组和厦门大学教授李庆顺课题组合作完成的题为Intragenic Heterochromatin-mediated Alternative Polyadenylation Modulates MiRNA and Pollen Developme
Hepatology:Panx1/P2X4途径控制HCV感染的肝细胞分泌含有miRNA的外泌体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导致慢性肝病(包括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慢性肝病的进展是由复杂的细胞间反应引起的。尤其是来自HCV感染肝细胞的外泌体和microRNAs(MiRNAs)通过促进实质细胞和非实质细胞之间的细胞通讯而在肝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然而,HCV感染过程中外泌体和miRNAs分泌的潜在机制仍不清楚。
全球首个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PFIC)药物!欧盟批准强效回肠胆汁酸转运体抑制剂Bylvay(odevixibat)
Bylvay(odevixibat)是全球第一个治疗PFIC的药物,代表着PFIC治疗方式的彻底改变。
长庚大学:博莱替尼通过抑制Src家族激酶磷酸化和活性减轻中性粒细胞炎症和肺损伤
中性粒细胞过度激活在急性肺损伤(ALI)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博莱替尼(Bletinib(3,3’-dihydroxy-2’,6’-bis(p-hydroxybenzyl)-5-methoxybibenzyl),)是1983年首次从白头翁中提取的一种天然联苄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和抗有丝分裂活性。在本研究中,作者评价了博莱替尼对人中性粒细胞炎症和脂多糖(
Cell子刊:恢复miRNA的表达可挽救阿尔茨海默氏病的记忆缺陷
阿尔茨海默征作为老年前期和老年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病变,逐渐被大众熟知。目前我国大约有600万-800万名阿尔茨海默症并患者,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3%-7%。但至今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在成人大脑中,存在于海马神经源生态位的神经干细胞维持着终生的神经产生功能。成年海马神经发生(AHN)在功能上与人类和啮齿动物的记
研究揭示生物分子YB1通过调控miRNA200/205b-ZEB1轴促进癌症转移的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分离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生物分子功能与机制研究组研究员朴海龙团队研究发现核苷酸结合蛋白YB1,可通过调控miRNA生物学合成促进肝癌的转移。癌症转移是造成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癌症治疗的困难所在。研究发现,YB1与miRNA微处理器复合物DGCR8、DICER及终端UTP转移酶TUTs的相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