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PD-L1促进肝星状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的活化
肝内胆管癌(ICC)是第二大最常见的致命的肝脏恶性肿瘤起源于胆道上皮,但有限的治疗选择。ICC的发展和进展是由癌细胞中的遗传因素和非遗传因素决定的,同时也受肝微环境因素的影响。
Plant160;Physiolgoy:大豆光周期现象分子调控机制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
大豆是典型的光周期敏感短日照作物,大豆生育期(开花期与成熟期)及株型都严格受光周期调控。短日照条件下,大豆的生育期短,植株矮小,长日条件下大豆的生育期延长,植株茎节增多,植株高大。大豆光周期敏感性使单个大豆品种适宜种植范围狭窄,造成了许多优良品种的推广范围小,有“宝”难用,影响了我国大豆的稳产与高产。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大豆分子设计育种课题组于
Cell160;子刊:蜘蛛丝增强p53抗癌能力,有望开发出广谱mRNA癌症疫苗
p53是一个拥有广泛而强大功能的抑癌基因,超过一半的肿瘤患者带有p53基因突变。p53基因突变是肿瘤发生、发展、治疗耐药性和预后不良的重要驱动力。自1979年p53基因被发现以来,就一直是分子生物学和肿瘤学的“明星分子”。在Pubmed数据库中用p53为关键词搜索,可以找到超过十万篇文献。在 Nature 杂志2017年的一项统计中,
辉瑞S1P受体调节剂etrasimod160;3期临床成功,云顶新耀拥有中国权利!
在3期诱导研究中,与安慰剂相比,etrasimod在主要终点和全部关键次要终点上均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改善。
Molecular160;Ecology:揭示蕨类植物孢子强扩散能力下生态适应塑造的遗传分化格局
在生物演化过程中,基因流常常扮演着消除特征性变异、维持遗传同质性,进而阻碍群体遗传分化的角色。以往研究认为,在具有高强度扩散潜力的类群中,遗传分化通常难以形成和维持。然而,近年来不少研究表明,扩散能力强的类群也可以形成显着的群体遗传结构,但这种“扩散-基因流”悖论的形成机制尚不清楚。蕨类植物在维管植物中占据着重要的演化地位,具有独特的
Horticulture160;Research:苹果花青苷的合成调控与miR172有关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苹果种质改良团队和新西兰植物与食品研究所(PFR)合作,解析了miR172负调控苹果花青苷的合成机制, 为miRNAs在苹果园艺性状改良上的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园艺研究(Horticulture Research)》上。花青苷是除了叶绿素之外最重要的一种植物可见色素,赋予水果颜
COVID-19160;mRNA疫苗!辉瑞/BioNTech在美国提交:将一剂Comirnaty额外加强针,用于≥65岁老年人群!
与接种初始加强针的个体相比,接种一剂Comirnaty额外加强针的个体,确认的感染率降低2倍、严重疾病发生率降低4倍。
Front160;Immunol:改进的CAR-T细胞为癌症免疫疗法提供了新的希望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癌症与制药科学学院的John Maher博士及其研究团队与Leucid Bio公司和生物技术公司LUMICKS合作,描述了一种新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CAR-T)疗法:它增加了第二个受体,增强了CAR-T细胞在临床前模型中靶向和摧毁特定癌细胞的能力。
Plant160;Physiology:发现协调线粒体稳定性维持和玉米籽粒发育的新基因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所作物代谢调控与营养强化团队发现一个玉米籽粒发育相关基因CNS1,编码P亚型的PPR(三十五肽重复)蛋白,研究解析了该基因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明晰了其与玉米籽粒发育的关系。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玉米籽粒发育直接影响玉米产量,涉及复杂的遗传调控网络,包括线粒体基因的表达。线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