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华东医学实验室智慧建设大会
在我国智慧医院建设的大背景下“2024华东医学实验室智慧建设大会” 将于2024年3 月 2-3 日在上海盛大开幕,本次大会将邀请业界权威重磅专家深入探讨产业前沿趋势, 展示实践成果!
Nature:利用人类胚胎干细胞在实验室构建完整的胎龄为14天的人类胚胎模型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在不使用精子、卵子或受精的情况下描述了他们如何诱导人类胚胎干细胞自我组装成一种类似早期胚胎的模型。这一进展有助于揭开妊娠早期不稳定的秘密
Immunity:融合蛋白CiDRE使肺泡巨噬细胞容易受到SARS-CoV-2的侵袭
尽管自COVID-19大流行开始以来就进行了深入研究,但人们对 COVID-19 仍有许多不了解之处,特别是为什么有些病例会如此严重,而另一些病例却相对较轻。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日本的研究人员
研究人员发布蛋白质-纳米材料界面相互作用的结构质谱表征实验手册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部生物分子结构表征新方法研究组研究员王方军团队发布了表征蛋白质-纳米材料界面相互作用精细结构的赖氨酸反应性分析-质谱(LRP-MS)实验手册。
Molecular Therapy: 腺病毒载体体内感染B淋巴细胞的实验研究
使用转基因T淋巴细胞(CAR-T细胞)的细胞疗法已经在治疗癌症方面取得了几项临床成功,药物已被批准用于几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这些药物重新编程患者自己的淋巴细胞以靶向癌细胞,潜在地导致疾病的清除。
PNAS:天津科技大学樊振川实验室揭示纤毛信号蛋白通过RABL2-ARL3-BBSome框调控其逆向扩散跨越纤毛过渡区的分子机制
天津科技大学樊振川实验室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了题为:RABL2 Promotes the Outward Transition Zone Passage of Signaling
Science重磅:首个实验证据,证实ChatGPT能够显著提高人类生产力
ChatGPT的到来开启了一个人工智能技术的新时代,只有时间和未来的研究才能充分揭示其对经济和劳动力市场的具体影响。而这项研究为回答这些问题迈出了第一步,证实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将显著影响
iScience:科学家识别出一种会导致结直肠癌侵袭性扩散的关键特征 有望帮助开发新型靶向性疗法
来自奥塔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了一种会导致结直肠癌侵袭性扩散的关键特征。
十年前一鸣惊人,如今仍引领潮流:张锋实验室究竟在做什么?
在这十年里,张锋发现、改造和开发了一系列基因编辑工具,极大地拓展了基因编辑工具箱,成立了多家CRISPR基因编辑公司,率先将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推进到人体临床试验和病原体检测...
复旦附属中山医院团队在肝癌周围发现了500微米宽的侵袭区,存在强烈免疫抑制,会促进癌症进展
这个研究表明,肝癌细胞通过分泌CXCL6,导致周围癌旁组织的肝细胞分泌SAAs,招募巨噬细胞围绕在肿瘤周围,并将其往M2型极化,给肿瘤打造了一个宽度为500微米且高度免疫抑制的“护城河”,帮助肝癌的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