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首次在3D空间中绘制出姐妹染色单体构象图谱

2020年10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长链染色体DNA分子的正确折叠对于细胞功能的正常发挥非常重要,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奥地利科学院分子生物技术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开创性的方法来绘制复制DNA分子之间的接触点,相关研究结果阐明了基因组在人类细胞核中进行折叠的分子机制。图片来源:IMBA细胞

2020-10-06

治疗化疗诱导血小板减少症!口服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Doptelet 3期临床失败!

Doptelet是第二代口服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

2020-10-12

六万年前一次浪漫邂逅,让我们新冠重症风险高了3倍!

 最新上线的一篇《自然》论文发现,有些新冠患者之所以得重症的风险要更高,原因竟然在于几万年前我们祖先的一次浪漫邂逅……是的,几万年前,不同的人类种群之间也会交配。比如2018年,科学家们就对一块骨骼碎片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主人是一名早期的混血儿——她的父亲是一名尼安德特人,母亲则是丹尼索瓦人。同样,我们的祖先也和尼安德特人之间存在“通婚”。事实上,我

2020-10-03

Nature子刊:揭示Arp2/3复合体结构或有望帮助开发治疗多种人类疾病新型疗法

2020年9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早在20多年前,科学家们就发现了一种名为Arp2/3的复合体,其是一种肌动蛋白细胞骨架成核剂,在细胞分裂、免疫反应、神经发育生物学过程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然而截止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并没有清楚确定该复合体激活状态的结构,这或许严重影响了科学家们理解Arp2/3复合体在生物学和疾病发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近

2020-09-17

同一天内Nature发表3篇关于cGAS论文,Science发表2篇cGAS论文,从不同角度揭示核小体结合抑制cGAS从而阻止自身免疫反应机制

2020年9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高等生物细胞中的大部分DNA被限制在细胞核中,而所有其他细胞器DNA都被限制在细胞质中确定的细胞区室内。因此,DNA出现在细胞质的可溶性相(soluble phase)被先天免疫系统解释为细胞内病原体---通常是细菌或病毒---存在的信号,尽管肿瘤细胞和衰老细胞也可以将细胞核DNA或线粒体DNA释放到细胞质中。

2020-09-23

G3: Genes Genomes Genetics:新研究助力微生物组学发展

所有多细胞生物体内都有大量微生物定居,并且从一开始就伴随着宿主一起进化。天然微生物组,即体内和体内生存的全部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对于宿主至关重要:例如促进营养的吸收以及抵御病原体。

2020-09-12

诺华半年注射一次动脉粥样硬化降脂关键3期临床试验结果积极

  诺华近日公布评估其首创的降胆固醇药物Inclisiran治疗成人高脂血症的两项关键3期临床试验(ORION-10、ORION-11)汇总数据的事后分析结果。这两项试验均评估了Inclisiran降低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效果。分析显示,在研究随访治疗时间超过17个月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或ASCVD等

2020-09-03

未来3年 中国市场非常值得关注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药物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低活动或过度活动导致身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身体的状况,发病率较为稳定。大约有100种不同类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见的有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等,这些发病率均在0.1%-0.3%之间。对于全球医药行业来说,自身免疫疾病领域一直是仅次于癌症领域的第二大领治疗领域。根据2019年全球药物销售额TOP100榜单数据,用于治

2020-08-28

研究揭示miR-552-3p调节肝脏糖脂代谢紊乱功能及分子机制

 糖脂代谢病(GLMD)包括II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一系列与糖脂代谢紊乱相关的高患病率慢性疾病,是公认的威胁人类健康的难题。肝脏作为糖脂代谢的中心枢纽,在多种糖脂代谢病的发生发展中作用不容忽视,然而肝内糖脂代谢的调节机制尚未完全被阐明。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安全评价研究中心研究员任进团队联合上海

2020-08-26

用于测试救命药物3D打印心脏

 去年四月,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George S. Wise生命科学学院的Tal Dvir教授领导的团队成功地利用从患者身上提取的组织制造出首枚3D打印心脏。研究人员估计,可能在10到15年内打印出定制化的器官和组织,从而解决捐赠器官不足和移植排异的风险。同时,这项创新技术还具备革新另一医学研究领域的潜力:药物筛选。Dvir教授说:“在培养皿中,所有

2020-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