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MX1基因突变增加了人畜共患H7N9的易感性
2021年8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甲型流感病毒(H7N9)是禽流感病毒或禽流感病毒的一个亚型,因病毒在禽鸟类的死亡率低,经基因交换后转移到人类上感染后成为病发期短、重症率与死亡率均相对于SARS略高而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新疆野苹果再生及CRISPR/Cas9基因编辑体系研究取得进展
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是我国珍贵的第三纪孑遗植物,也是世界栽培苹果(Malus domestica)的祖先种,具有丰富的抗性基因资源价值。近年来,由于农田开发、过度放牧、人为砍伐、苹果小吉丁虫危害及腐烂病暴发等原因,新疆野苹果种群面积急剧减少。新疆野苹果保育及抗性基因资源挖掘利用迫在眉睫。由于新疆野苹果的自交不亲和性和较长的幼龄期,常规
UCSD首次在植物体内成功应用CRISPR-Cas9基因驱动技术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和索克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员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研究,介绍其首次在植物体内应用了CRISPR-Cas9基因驱动技术,有望培育出适应性更强的作物,提高作物产量。研究人员介绍,根据孟德尔遗传学,植物后代从父母双方处分别获取50%的遗传物质,基于CRISPR-Cas9的基因驱动技术则能从父母一方处剪切复制具
Nature发布PSCK9碱基编辑疗法最新数据:一次注射PCSK9降低约90%,持续长达10个月
PCSK9(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9型)能参与调节肝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的生命周期。研究发现,人体中PCSK9的功能获得性突变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有关,而PCSK9的功能丧失性突变则会导致LDL胆固醇浓度降低,能预防冠心病,这使得PCSK9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治疗中一个十分有吸引力的靶点。PCSK9在肝脏中高表达,理论上,一次性
CRISPR-Cas9高通量功能基因筛选技术有助对肝癌的理解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肿瘤研究所覃文新团队在《自然综述·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发表长篇述评,全面总结了CRISPR-Cas9功能基因筛选技术在肝癌中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当前利用该技术在探索肝癌发生发展和耐药机制以及开发治疗新靶点新策略等方面的进展,
NEJM:科学家进行首个人类临床试验利用CRISPR-Cas9基因魔剪来剔除编码甲状腺素运载蛋白淀粉样变性的基因
2021年6月3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转甲状腺素淀粉样变性(Transthyretin amyloidosis)又称为ATTR淀粉样变性,其是一种威胁患者生命的疾病,主要特点表现为错误折叠的转甲状腺素蛋白(TTR)在组织中逐渐积累,主要表现为神经组织和心脏组织。NTLA-2001是一种体内进行基因编辑的治疗性制剂,其主要通过降低血清中TTR的浓
Nature:在体内对PCSK9基因进行碱基编辑可将猴子体内的坏胆固醇降低约60%
2021年5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基因编辑技术,包括CRISPR-Cas核酸酶和CRISPR碱基编辑器,有可能永久性地修改患者体内的致病基因。在非人灵长类动物的靶器官中展示持久性的编辑是在临床试验中对患者进行体内基因编辑之前的关键一步。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Verve治疗公司和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CRISPR基因
阿斯利康发布PCSK9反义疗法最新研究成果
PCSK9(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9型)能参与调节肝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的生命周期。研究发现,人体中PCSK9的功能获得性突变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有关,而PCSK9的功能丧失性突变则会导致LDL胆固醇浓度降低,能预防冠心病,这使得PCSK9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治疗中一个十分有吸引力的靶点。目前已获批靶向抑制PCSK9
Commun Biol:基因C9orf72在肌萎缩性脊髓侧所硬化症和额颞叶痴呆发病过程中或扮演着关键角色
2021年7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肌萎缩性脊髓侧所硬化症(ALS,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和额颞叶痴呆(FTD,fronto-temporal dementia)最常见的遗传原因就是C9orf72基因内所发生六核苷酸的重复扩张,C9orf72基因的mRNA和蛋白水平下降往往存在于ALS和FTD患者中,但C9
Nat Biotechnol:在体内利用腺嘌呤碱基编辑器让PCSK9发生单点突变,大幅和持续地降低坏胆固醇水平
2021年5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碱基编辑是一种新型的基因编辑方法,它可以精确地改变DNA序列中的单个核苷酸。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士、加拿大、美国和荷兰的研究人员利用碱基编辑在一个特定的基因中产生这样的一个点突变,成功地持续降低了小鼠和猕猴血液中较高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这为治愈遗传性代谢性肝病患者提供了可能。相关研究结果